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近几日发声了,他警告日本不要再幻想打仗了,因为国家可能会灭亡

叁号知识局 2025-11-06 17:33:25

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近几日发声了,他警告日本不要再幻想打仗了,因为国家可能会灭亡。他说:“1868年发生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奇迹,是抢夺了中国的财富之后实现的。”他还指出,日本历史上通过战争获得财富的做法已经不行了,因为不允许。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2025财年的防务预算,飙到8.7万亿日元,创下战后最高纪录,政客们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在东京街头,更多人关心的却是超市涨价、油价飞升和房贷压力。   一个曾以和平宪法自豪的国家,如今在军费上跑得比谁都快,这种反差,本身就带着几分讽刺,石破茂上任首相后,说得很直白:“别再沉迷军事实力的幻觉了,日本的安全不能靠幻想堆出来,”这话听着不中听,却是现实。   明治维新是日本人最爱讲的“成功故事”,可石破茂提醒大家,别忘了那场转型靠的是外来的银子。   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从清政府拿到2.3亿两白银赔款,那笔钱是当时日本一年财政收入的四倍,靠这笔巨款,日本修了铁路、建了造船厂,工业化起飞,换句话说,明治的“奇迹”背后,其实是战争掠夺的副产品。   此后几十年,日本一次次尝试用战争“找钱”——日俄战争赢了,国债却爆炸式增长;侵华战争拿下了资源,却换来国际孤立和战争泥潭,等到1945年,油断、粮尽、民不聊生,那个“亚洲第一强国”,连一块面包都得排队买,历史已经证明,靠打仗发财,最后只会打回原形。   可如今的日本,又在重复一种危险的兴奋感,防卫预算9%增长的背后,是教育、医疗、农业经费的被挤压,政府拼命买导弹、造舰艇,却没人解释,这钱从哪来?日本债务占GDP的比例早就超过250%,是发达国家之最,乡村诊所缺医生,年轻人找不到正职工作,东京的物价涨得比薪水还快,政客们热衷检阅部队,却懒得走进渔港问问柴油价,石破茂说,日本的强军口号不过是“昂贵的精神安慰”,听着像壮胆,实际上是在掏空未来。   更大的问题在于,日本的战争机器,是架在一堆进口资源上的纸牌屋,粮食自给率不到四成,小麦、玉米、油料全靠进口,石油储备只够维持两个月,一旦海上运输线被封锁,几周内超市货架就会空,F-35战机和宙斯盾舰看着威风,可零件和燃料都得靠别人供,战争一旦爆发,别说出海作战,可能连油都加不上,日本的军备扩张看似热闹,其实是典型的“虚胖”——摆得出阵势,却打不起持久仗。   石破茂的焦虑,不只是对军事的冷思考,更是对日本未来方向的担忧,他清楚,日本不是资源大国,也不是人口红利国家,要守护安全,靠的不是更多导弹,而是更强的经济韧性,他提倡投资农业、能源与科技,把钱花在能提升自立性的地方,如今全球竞争的重心早已不在枪炮,而在芯片、AI、清洁能源这些“无声的战场”上,强国不在于能打谁,而在于谁离不开谁。   日本的右翼政客不这么看,他们喊着要修宪,要让自卫队“名正言顺地出击”,可他们忘了,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是八十年来最好的护身符,靠它,日本避免了战争泥沼,专心搞经济,才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如今这一套被抛到脑后,反而成了政客赢得选票的手段,更讽刺的是,那些最鼓吹“独立防卫”的人,却把预算全投进美制装备,把国家安全绑在别人手里。   石破茂的冷静声音,就像一桶冰水泼在躁动的政坛上,他不是理想主义者,他当过防卫大臣,清楚自卫队的账本,也明白战争的代价,他提醒人们,现代安全的威胁来自网络攻击、气候灾害、能源危机,而不是单纯的敌国舰艇,日本要保平安,得靠智慧、合作和产业创新,而不是军费数字的堆叠。   如今日本社会的矛盾像被绷紧的弓弦,六成民众支持“强化防卫”,但又有一半担心经济吃不消,超市老板抱怨电费太高,年轻人焦虑收入停滞,老人担心养老金缩水,这些才是真正威胁国家稳定的“隐形战争”。石破茂或许说得没那么激昂,但那句“别再幻想用武力买来安全”已经道破天机。   真正让一个国家强大的,从来不是炮口的方向,而是饭碗的稳当,战争的火光终会熄灭,留下的只有债务、废墟和后悔,日本该学会的不只是如何防御敌人,更要学会如何防止自己,再次被幻觉拖进深渊。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