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特朗普的内外困局竟把美国霸权的软肋露了底!特朗普如今深陷内外两难:

百日依山尽 2025-11-07 10:07:29

谁能想到,特朗普的内外困局竟把美国霸权的软肋露了底!特朗普如今深陷内外两难: 对华既忌惮又不满,中国完整的工业链、稳步提升的国防实力,让他不敢轻易动武,怕动摇美国全球地位;国内更是一团糟,支持率持续低迷,两党为预算争斗不休,联邦政府停摆风险反复冒头,77岁的他疲于应对。 特朗普嘴上总喊着 “要对中国强硬”,可真到行动上却处处透着忌惮。中国完整的工业链让他不敢轻易搞全面对抗,要知道美国 90% 的日常消费品依赖中国进口,去年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就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 35%,要是真撕破脸,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得往上涨一大截。 更让他头疼的是中国稳步提升的国防实力,中国海军舰艇数量早已超过美国,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这意味着美国想靠军事威慑拿捏中国,根本没那么容易,一旦失手,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都得动摇。 可中国不盲从霸权的态度,又让特朗普憋了一肚子火。之前美国想拉着盟友搞芯片封锁,中国转头就突破了 28 纳米芯片量产技术,今年前 10 个月中国芯片出口量还同比增长了 12%;美国在南海搞所谓 “自由航行”,中国直接在南海常态化开展军事演习,用实际行动划定红线。 这种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的节奏,让特朗普团队精心策划的对华策略屡屡落空,他在竞选集会上提到中国时,语气里总带着一股子没辙的窝火劲儿。 再看国内的烂摊子,更是让特朗普疲于奔命。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经跌到 41%,比竞争对手低了 6 个百分点,这还是在共和党内部,要是算上独立选民,差距还得拉大。 支持率下滑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他执政能力的不满,去年美国通胀率一度突破 9%,今年虽然有所回落,但食品、能源价格依旧居高不下,不少家庭连日常开支都得精打细算。特朗普之前承诺的 “创造更多就业” 也没兑现,今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了 12 万个,铁锈地带的工人怨声载道,这些都成了对手攻击他的把柄。 两党争斗更是把美国拖入内耗。为了 2025 财年预算,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国会吵了快一个月,共和党坚持要削减对乌援助和社会福利开支,民主党则咬着军费预算不放,双方谁也不肯让步,导致联邦政府多次面临停摆风险。 就在 10 月中旬,负责对乌援助协调的国务院部门还停摆了三天,原本计划拨付的 15 亿美元军事援助直接搁置,连北约驻乌联络处的工作都受了影响。特朗普作为共和党核心人物,一边要安抚党内激进派,一边又得考虑中间选民的感受,夹在中间左右为难,77 岁的他最近公开露面时,肉眼可见地透着疲惫,连说话的语速都慢了不少。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盟友也开始动摇。之前特朗普喊着 “让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费用”,德国直接宣布削减明年军费开支,法国则加速推进欧洲自主防务建设,连日本都在悄悄调整对华政策,今年前 9 个月中日贸易额逆势增长 8%。这些信号都说明,美国的盟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一旦失去盟友的支持,美国霸权的根基就得松动。 特朗普也想过破局,比如最近忙着在东盟峰会刷存在感,试图拉拢东南亚国家制衡中国,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 东盟国家虽然和美国有合作,但更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毕竟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6800 亿美元,这不是美国几句承诺就能替代的。 现在特朗普的内外困局还在持续,对华政策左右摇摆,国内矛盾不断激化,美国霸权的软肋被越撕越大。接下来他能不能找到破局之道,不仅关乎他的政治前途,更会影响美国未来的全球地位。毕竟霸权的根基从来不是靠口号支撑,一旦内外失衡,再强大的霸权也会出现裂痕。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29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