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廖昌永读大学时,宿舍有人丢了钱,他们一致怀疑是廖昌永。廖昌永气不过准备拿菜刀去和造谣的人同归于尽,但一个人的劝阻救了他的一生。 1988 年上海音乐学院走廊,廖昌永攥菜刀的手在抖,刀刃反光里,是他满是血丝的眼。 “就他最穷,肯定是他偷的”—— 宿舍方向的议论像鞭子,抽得他只想冲过去拼命。 身后罗老师的吼声突然炸响:“你站住!为这毁了一辈子,值得吗?”菜刀 “哐当” 落地的瞬间,廖昌永盯着地上的刀身,突然想起母亲送他来上海的模样。 母亲把新皮鞋塞给他,自己穿着补丁布鞋,说 “在外面要争气”,这话在耳边反复响。 罗老师拽着他往家走,煮了碗鸡蛋面:“你嗓子好,能唱出名堂,别被这点事绊住。” 那晚,他在老师家的琴房唱到深夜,《松花江上》的旋律里,委屈渐渐变成了劲 —— 他要靠唱歌证明自己。 从那天起,琴房成了他的避难所,每天练声 6 小时,连食堂师傅都知道 “那个唱歌的廖同学总最后来”。 其实,廖昌永的乐谱是借同学的抄的,每页都写满密密麻麻的标注。 每月 15 元生活费是姐姐们省下饭票凑的,他一餐只买咸菜配米饭,却把省的钱买了录音带。 听帕瓦罗蒂的唱片,他逐句模仿发音,磁带听坏了三盘,终于找到美声唱法的共鸣点。 1990 年,学校举办声乐比赛,他报名参赛,站在台上时,手还在紧张地攥着衣角。 当他唱完《我的太阳》,台下掌声雷动,评委说 “这孩子的嗓子是老天爷赏饭吃”—— 这是他第一个音乐奖项。 毕业后,廖昌永没放弃唱歌,1993 年,他报名参加法国马赛国际声乐比赛。 出发前,罗老师给他凑了路费,说 “去国际舞台上看看”,他带着老师的期待登上飞机。 比赛时,他选了难度极高的意大利歌剧选段,评委们眼前一亮,最终他拿下第一名。 这是中国歌手首次在该赛事夺冠,消息传回国内,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同学都不敢信 —— 当年那个 “穷学生” 竟成了国际冠军。 此后,他的获奖之路像开了挂:1995 年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冠军、1996 年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比赛冠军,成了首个包揽三大国际声乐赛事冠军的华人。 站在世界舞台上,廖昌永总想起 1988 年那把菜刀 —— 若不是罗老师,他早成了迷途人。 1997 年,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唱音乐会,台下坐着特意赶来的罗老师。 唱到《母亲》时,他眼含热泪,对着台下鞠躬:“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 后来,他推出《廖昌永独唱专辑》,销量突破 10 万张,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培养年轻歌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他参与演唱《我和你》,声音传遍全球 —— 那个曾因贫困被怀疑的少年,成了中国美声的代表。 如今,廖昌永的办公室里,还摆着当年那把菜刀,旁边是满满的获奖证书和唱片。 他每年都会资助 10 名贫困音乐生,像罗老师当年帮他一样,给他们凑学费、找老师。 2023 年,他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看到家境贫困的选手,总会多给些指导和鼓励。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笑着指向那把菜刀:“是它让我明白,绝境里别冲动,要靠实力挣尊严。” 每天清晨,他仍会练声两小时,声音依旧浑厚有力 —— 从上海音乐学院的穷学生,到国际知名歌唱家,他用一生证明,热爱与坚守,能打败所有困境。 参考信源:【小崔说事】唱响人生-廖昌永(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