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

悠然话史 2025-11-07 13:06:33

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蔑道:“你招不招?”见人害怕颤抖,他又把烟头烫在她的锁骨上! 1949 年 9 月 20 日,厦门警备司令部审讯室,冰冷的军刀贴着刘惜芬的旗袍领口划过。   毛森手腕一沉,刀刃撕开前襟,布料裂开的声响在石室里格外刺耳,露出她肩头的肌肤。   “地下联络点在哪?” 他俯身逼近,见她紧抿嘴唇,突然从烟灰缸捻起燃着的烟头,按向她的锁骨。   青烟瞬间升起,皮肉焦灼的滋滋声里,她猛地缩起脖颈,指尖死死抠住铁椅扶手,却没发出一声求饶 —— 昨夜藏进地板缝的情报,绝不能暴露。   这份在酷刑下死守的秘密,是她无数次为革命传递关键信息的缩影,也是她用生命守护的贡献。   1938 年,14 岁的刘惜芬在鼓浪屿博爱医院当护工,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   伤员断肢的呻吟、百姓逃难的狼狈,让她暗下决心:要做能保护别人的人。   她跟着老护士学包扎、配药,夜里还偷偷帮进步学生传递抗日传单。   那时的她或许不知道,这些举动已埋下革命种子,未来会成长为地下战线的坚固力量。   她用护理技能救死扶伤,更用隐秘行动为抗日事业添砖加瓦,这是她最早的贡献。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刘惜芬已是医院的骨干护士,却目睹国民党镇压进步人士。   她悄悄为被捕的地下党员送药,在药盒夹层藏革命书籍,帮他们与外界联络。   有次特务搜查病房,她把党员的密信塞进绷带,笑着说 “这是病人的换药记录”。   她用护士身份作掩护,搭建起医院与地下党的秘密通道,保护了多名同志安全。   这份 “白衣下的守护”,让她在正式入党前,就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1949 年 5 月,刘惜芬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潜伏任务 —— 化身交际花获取情报。   她第一次走进百乐门舞厅,就从国民党军官口中套出炮台位置,连夜绘成草图传出。   7 月,她得知敌人要封锁海路,立即通知地下党转移物资,避免了重要装备损失。   8 月,她从司令部主任酒后真言里,摸清援军船队启航时间,让解放军提前做好准备。   这些精准情报,像明灯照亮解放军渡海作战的道路,是她对解放厦门最直接的贡献。   1949 年 9 月 19 日被捕后,毛森的酷刑接踵而至,除了刀划与烟头烫伤,老虎凳、电刑也没能摧垮她。   可刘惜芬在牢房里没有放弃,反而成了狱中同志的精神支柱。   放风时,她用眼神示意大家 “别暴露”,还借着擦窗户的机会,教难友应对酷刑的方法。   有年轻同志害怕得哭,她悄悄塞过去一张写着 “天快亮了” 的纸条,稳住大家的情绪。   她的坚贞不屈,让狱中 16 名同志都守住了秘密,没让敌人获取任何有效信息。   这份 “狱中引领”,保护了地下党组织,是她在绝境中作出的特殊贡献。   1949 年 10 月 16 日刑场上,刘惜芬整理好旗袍,遮住锁骨与肩头的伤痕,最后喊出 “共产党万岁”。   她的牺牲,让战友们更坚定了战斗决心,也为厦门解放注入了精神力量。   10 月 17 日厦门解放后,人们在她住所找到那份藏在地板缝的情报,按此调整作战部署。   凭借这份情报,解放军顺利突破敌人最后防线,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她用生命换来的情报,成了解放厦门的关键助力,这份贡献永远刻在历史里。   如今,厦门刘惜芬纪念馆里,她当年用过的口红管、护士帽静静陈列。   口红管里藏情报的设计,护士帽下掩护的革命信仰,吸引着无数人驻足聆听。   讲解员总会指着展柜里的旗袍复制品,讲述刀划与烟头烫伤背后的坚守,让她的精神更鲜活。   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听她传递情报、守护同志的故事,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力量。   每年 10 月 16 日,都有人来鸿山脚下献花,纪念这位用生命为厦门解放铺路的女英雄。   她的贡献从未被遗忘,而是化作照亮未来的光,提醒着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信息来源:【永远的丰碑】刘惜芬:对党的事业热情而忠诚 2025-03-18 08:46·网信新乐

0 阅读:0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