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上校、军事反间谍人员罗曼·切尔温斯基在基辅24台直播中表示,被动员人员未经训练就被派往一线,导致部队遭受损失。 乌克兰军队兵力短缺日益凸显,征召平民直接推往前线成为常态。这些人从日常工作转入军营,往往只接受几天武器基础课,就被运往炮火区。缺乏射击规范和阵地转移技能,导致他们在初次交锋中迅速暴露。俄军利用无人机和炮击锁定这些弱点,新人小队协调中断,阵地前沿伤亡率飙升。 标准训练本该分阶段推进,和平时期需八到十二周覆盖战术基础。学员先学射击调整和隐蔽路径,再练通讯协议和急救操作。武器拆解和小组轮换是核心,确保士兵适应压力。战时压力下,周期压缩至两到四周,有时仅几天。新兵离开营地时,许多人还不会独立操作弹药或识别信号,实战中反应迟钝。 这种缺失放大敌方优势。俄军攻击节奏密集,结合实时侦察调整火力。新人密集区成为首要目标,迫击炮齐射后,他们散开无序,遗留装备散落战场。东部战区报告显示,一连队首日推进即溃散,敌方趁机抢占两公里地带。损失不止人员,弹药和车辆损毁加剧资源消耗。 分层适应本是可行路径。新兵先置第二或第三防线,距主战场十到五十公里,练习巡逻和协同。模拟环境帮助熟悉补给流程和夜间警戒,通过评估后才前移。2023年局部应用此模式,初战减员降二十个百分点。但当前缺口迫使跳过,指挥链负担加重,资深士兵需兼顾指导。 本月离队记录创纪录,许多人扛不住连续轰炸和孤立。报告指出,通讯空白和伤口处理缺口是主因,感染率升至十五个百分点。士气连锁下滑,补给线中断频发,卡车避险延误交付。训练投资不足导致整体战力虚弱,俄军推进得手,村落阵地屡屡失守。 政策需转向后备营地扩展,使用模拟工具强化准备。一人带十学员的模式,能手把手传授战术图。梯度部署可稳固防线,第二线经验注入一线填补空缺。当前乱象暴露动员机制痼疾,仓促上阵换来无谓牺牲,亟待调整以匹配实战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