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广汽集团宣布2025年1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滑57%。
整个广汽本田,13款车型在售,一个月的销量只有1.5万辆,不如小米SU7一款车的销量,形势有多严峻,可想而知。
如果有人要用1月份是购车淡季,来给本田强行挽尊的话,我只能告诉你,同样是1月份,比亚迪卖了30万辆,吉利卖了26.6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小鹏汽车凭借30350辆的销量数据成为1月新势力销冠,别到哪里都去抱怨大环境,咋地,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本田汽车为什么在中国市场遭遇如此的大的危机?我觉得核心原因只有两点,第一点,本田骨子里是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是个工程师文化驱动的公司,太过偏执,第二点,本田根本没有重视过中国市场的需求,或者说即使重视,也从来没有搞清楚过。
在燃油车时代,本田的车型有三大优势,一是质量好,特别是自吸发动机的车型,稳定性确实好,涡轮增压的车型稳定性有所下降。二是发动机好,是日系之中少有的能够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比丰田日产车型的驾驶感更好。第三是空间大,车型内部的空间优化做的很好。
但是,本田这家车企,太过注重像什么发动机技术、混动技术之类的,希望能够得到消费者对于本田技术的认同感,但是却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了解。
比如说,低配车型减配非常严重,最典型的就是新一代的飞度,低配甚至连后雨刮器、车内扬声器都取消了,这种减配严重伤害了本田的品牌形象,对于本田而言,低配入门级车就是代步工具,省油动力够就行了,但是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就算是一辆飞度,也可能是家庭的唯一用车,所以舒适性和便利性配置不说多高,最最基本的应该配齐。
比如说,本田的immd混动,其实挺省油的,燃油车时代可以和丰田THS混动打的有来有回,但是本田就是不愿意给它配上一个大电池,即使是中国的插混补贴政策出来后,也不愿意花心思研发,本田那边的意思是,iMMD混动不适合大电池的方案,但是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如出一辙,但是人家却能够嗅到机会,迅速崛起,现在本田CRV和雅阁,还不是上了插混版本?是真的做不到,还是固步自封不想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