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超市脱衣证清白。[听歌] 在安徽巢湖一家经营八年的超市里,一位六十多岁的张大爷经历了难堪的一幕。 结账后经过安检门时警报骤响,尽管他已支付了蔬菜和面粉的款项,店员仍坚持认为他藏匿了未付款商品。 在众人注视下,老人情绪激动地开始脱衣自证,从外套到毛衣,最后仅剩贴身内衣,警报却依然鸣响不止。 这场令人揪心的误会最终在一位顾客的建议下得以澄清,当空手的店员同样触发警报时,大家才意识到问题出在老化的安检设备上。 警方随后确认张大爷的清白,超市方面承认错误并赔偿150元,双方达成和解。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无权对顾客进行强制搜身检查。 事件发生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商户定期提交设备检测报告,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面对这样的指控往往更加无助。 老年人对“偷窃”指控特别敏感,这与他们长期形成的社会尊严意识密切相关。 许多网友认为150元赔偿难以弥补老人受到的心理创伤,也有观点指出设备老化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理由,关键问题在于员工培训和服务意识。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再先进的设备也无济于事。” “超市这波操作太寒心了!150块钱能弥补老人心理创伤吗?我奶奶遇到这种事我得心疼死。” “设备老化不是理由!店员培训不到位才是根本问题,看到老人好欺负是吧?” “说句实话,要是我肯定当场报警,脱衣服证明太伤自尊了。建议老人家属追究超市法律责任!” “作为零售从业者说句公道话:安检门误报很常见,但正确处理方式是请到办公室私下沟通,当众处理太不专业了。” “坐标合肥,这家超市我去过,设备确实旧。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本地超市都长个记性。” “为什么最后只赔150元?之前成都类似事件赔了3000,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大家别光骂超市,更该关注老年人维权。很多老人不懂法,受欺负只会用极端方式自证清白。” “经历过类似事件!背包里有个忘了结账的牙刷,店员态度特别好,私下提醒我补扫,这样的处理才值得点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市消费者,设想一下,如果您是这位大爷,会如何应对这样的误会?是选择当众自证清白,还是冷静要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信息源:鹤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