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宝仓大女儿陈禹方惊恐地跑回家,和爸爸说了一件可怕的事,在回家路上,

武某人 2025-11-14 11:21:43

1949年,陈宝仓大女儿陈禹方惊恐地跑回家,和爸爸说了一件可怕的事,在回家路上,她看到军车载着五花大绑的犯人呼啸而过,听人说是“奸细”,要拉去处决了。陈宝仓听后,马上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那天深夜,陈宝仓在书桌前坐了很久。他将手中那张“基隆港口岸巡逻图”缓缓叠起,压在一本《孙子兵法》之下,低头点了支烟,却没抽一口。女儿的惊慌是一个信号。他知道,这场“行动”该提前了。 他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口哨声——那是宪兵在搜捕。这个曾在抗战正面战场上斩获勋章的中将,此刻成了另一个战场上最沉默的“兵”。 不久前,他才刚将一份重要的海防部署交给一位秘密联络员。对方在门口脱帽致敬时,低声说:“从现在起,您是同志。”陈宝仓点头,缓缓关上门。他知道自己留给家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开始计划“家庭撤离”。妻子师文通带着三名女儿将以“夫妻不和”为由前往香港避风头。为防露馅,他故意在邻里面前“出言粗暴”,夜归早出,在街头巷尾留下“不顾家”的名声。女儿们不明所以,只觉得父亲像变了个人。 而在背后,陈宝仓给每个女儿的衣袋里缝了一句话:“无论天南地北,爹始终在你心里。” 儿子陈君亮是最难的一关。台当局对青年男性出境极为严苛。陈宝仓几经波折,弄到一份军属“特别差甲证”。但在送别前一晚,他故意在餐桌上训斥儿子“没出息”,却在转身时红了眼眶。 1950年,陈宝仓开始清理家中痕迹。他烧掉旧相册、撕毁通信录,只留下那本折得发黄的军事笔记。他搬到情报据点——一处伪装成“茶楼”的二层小屋,夜里仍常翻阅那张中国地图,在某处标记下红点,默念:“会回来。” 但行动终究暴露。1950年3月初,情报网中枢吴石将军遭捕。在吴宅搜出的兵力布防图上,笔迹专家一眼识出,是陈宝仓手书。两天后,陈在办公桌前被捕。 那三个月,审讯室里电刑、火烙轮番上阵。他沉默不语,6月10日,天还未亮。陈宝仓穿上那件早已褪色的旧军装,整了整领口,对看守说:“我希望能死得像个军人。” 多年后,一位老兵在八宝山默默献花,卡片上只写了四字:“正义未远。” 其实,陈宝仓并非一开始就是情报人员。他原是国军中将,留法军校毕业,曾在常德会战中担任重要职务。1948年冬,他主动联络地下党,希望为和平统一尽一份力。正是他提供的海防图,使得华南沿海的战略布置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眼前,为后来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情报基础。 他是桥下石缝中那块基石。女儿陈禹方后来说:“那年我看见父亲站在码头,身影被风吹得很轻,但从未摇晃。”

0 阅读:77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