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低声劝了一句:“陛下可要小心了。”安禄山听后,发出一声模糊的笑。这个半瞎、遍体毒疮的男人靠在榻上,自信地说:“这宫墙高十丈,卫兵三千,谁敢动朕?” 正月初五夜,李猪儿和严庄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站在殿外望风的是安庆绪。门未掩,风灌进来,吹灭了最后一盏灯。 屋内挣扎声只有很短的一瞬,床上的人试图伸手,但没能碰到熟悉的刀柄。他只是喊了一句:“是家贼。”接着就没声了。 尸体被匆匆用毛毯包起,掩埋在床下临时挖出的坑中。几个宫人早已习惯闭嘴,没人发出半点动静。 第二天清早,宫中传令:“太上皇已入道成仙,晋王即日登基。”所有人照规矩跪拜,没人提问。段氏听完消息,只把儿子安庆恩抱得更紧了。她明白,自己昨夜那句“提醒”,保不住丈夫,却救了儿子一命。 而杀安禄山的三人,早就不再是单纯的下属或亲人。他们被这位昔日枭雄逼迫多年,每人都在等待合适时机反手出刀。 严庄,一介书生,曾辅佐安禄山起兵。后因潼关久攻不克,被当众羞辱。那次挨打之后,他不再相信这个疯子还有理智。 李猪儿,从少年随侍到被亲手阉割,只因外貌过于“讨喜”。此后十年,日日伺候主子穿衣抬肚,忍辱负重。他不等赦免,只等报复。 而安庆绪,本是正统继承人,却眼见父亲宠爱段氏所生幼子,传位之意已然倾斜。他虽身经百战,也救过父亲性命,却比不过一个小儿的欢心。三人积怨多年,终于选择了这一夜行动。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即位,控制洛阳。两年后,他又被史思明杀死,罪名正是“弑父夺权”。整个叛军体系自此分裂。 安禄山死后几十年,河朔百姓却为他立祠,连同安庆绪与史家父子并称“四圣”。后唐朝廷派兵拆毁,并挖坟暴尸。 从起兵反唐到被杀,安禄山只用了三年。他推翻了一个盛世,却撑不起自己的帝国。 安禄山肥胖至极,患上晚期糖尿病。失明、溃烂、暴怒接踵而至。他怀疑身边每一个人,连夜惊醒都要握着刀柄才能睡去。 他的掌控欲日渐疯狂,政令混乱,赏罚无度。所有信任都崩塌,所有亲近者都在受辱中冷却。 安禄山起家于边镇,从契丹到唐廷,凭军功累官至节度使。后来受宠于杨贵妃兄长杨国忠,得以进宫见驾。骄横跋扈之余,更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天宝十四载,他起兵范阳,号称拥护“清君侧”,旋即攻破洛阳、长安,唐玄宗出逃,安史之乱全面爆发。 但他不是治理者,只是破局者。他没能建立有序的统治体系,也无法团结起复杂的内部结构。到了757年,他的军队多因久战而疲惫,统治区民怨四起,而自己又被病痛彻底困住。最后,他用武力打开了宫门,却没防住夜里的那把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