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曹德旺拿出100万给一个小女孩换肾,可谁知,小女孩治愈后,却给曹德旺一个从没有想过的“报答”…… 2015年,一个患尿毒症的女孩的家人穷尽所有,向亲友借遍了钱,都没能凑够钱去给孩子看病,最后抱着一丝希望,写信给曹德旺,然后坐上了去福州的火车。 当曹德旺看到信和女孩的照片时,心里某处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挑着担子卖烟丝的苦日子。 他没多想,当即就捐了一百万,医院很快找到了合适的肾源,手术也非常顺利,女孩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康复后,女孩竟然求医生,让她在医院里再多住几个月,这个请求,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她怕一出院,曹德旺的资助就停了,家里会立刻被打回原形。 换做别人,可能会生气,会觉得好心被利用了,但曹德旺没有,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看到的不是贪婪,而是一个被贫穷逼到绝境后,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无助。 曾经有个他资助过的实习生不幸去世,家属希望他帮忙安排工作,他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治病救急和包办人生是两码事,但这次,他选择用更柔软的方式回应,他追加了一笔钱,更重要的是,亲手写了一封信。 信里,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挨饿的经历,他想告诉女孩,钱能帮你一时,但真正能支撑你走下去的,是内心的勇气。 人,终究要靠自己站起来,后来,女孩顺利出院,她的父母寄来了感谢信。 这件事,成了曹德旺慈善理念彻底升级的催化剂,他意识到,一次性的“输血”可能会养出依赖,真正的慈善,应该是帮助对方建立“造血”系统,他不要当散财童子,而是要提供饭碗,教人怎么赚钱。 1983年,他就掏钱给家乡的学校换掉了全部破旧的课桌,从几张桌子,到在疫情期间捐赠超1亿元物资驰援各地,再到后来决定投资100亿筹建福耀科技大学,这条路他越走越宽。 很多人不理解,嘲笑他“傻”,说他作秀,曹德旺从不在意这些声音,他心里有杆秤,他认为,钱只是工具,与其在银行里变成一串数字,不如用来投资教育,为国家制造业的未来培养一批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信息来源 :中国国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