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江苏南京溧水盆地,地质队在地下1200米处找到了一处54万多吨的大型锶矿 溧水火山岩盆地是江苏省锶矿资源的重要分布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受到地质学界关注。 锶,尤其是以天青石形式存在的锶矿,在高端陶瓷、磁性材料、电子工业和特种合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溧水盆地的锶矿勘查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地表覆盖第四系厚度大,地质迹象不明显;人类活动频繁,土地开垦和旧矿遗迹影响勘探。 更重要的是,以往勘查大多集中于浅部,深部锶矿体长期未被充分认识。此次发现的矿体深埋地下1200米,是该区深部隐伏矿找矿的一次重大突破。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牵头的专项勘查工作,自“十四五”以来持续开展。 项目组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断裂力学分析和成矿条件研究,提出“基底断裂下降盘”可能存在隐伏锶矿体的新假设,并锁定了麻山头—西湖村及其周边区域作为深部钻探重点。 “这是一次耐心与技术的比拼。”项目负责人在现场回忆道。 为了突破地表覆盖厚、地下断裂复杂的困境,地质队制定了多阶段勘查计划:先通过航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筛选目标区,再以深孔钻机深入地下,钻至1200米深。 在钻探现场,寒风凛冽,钻机轰鸣作响,地质队员们身穿防护服,戴着头灯,在狭窄的钻孔周边攀爬作业。 岩芯取样员小李说:“当钻机钻进断裂带,我们终于看到岩芯里出现蓝灰色的天青石时,全队都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一刻,我们知道,所有辛苦都值得了。” 经过初步分析和矿产储量评审,专家组确认矿体为高品位天青石矿,资源量约54.6万吨,矿物量约265.4千吨,平均品位48.65%,属大型锶矿床。 该矿床主要受多级断裂控制:F2断裂决定下盘边界,F7断裂控制上盘边界。矿石呈方解石-天青石共生模式,隐伏于第四系覆盖下的火山岩裂隙中。 项目组指出,这种矿体属于“深部隐伏矿”,传统浅部勘查难以发现,提示未来深部找矿将成为稀有金属资源开发的新方向。 一位地质专家解释道:“锶是地壳中极其稀少的碱土金属,其在电子材料和高端陶瓷中应用广泛。这类深部高品位天青石矿不仅在江苏罕见,也极具战略意义。” 此次发现的锶矿,将增强我国锶资源保障能力,为高技术材料产业链提供原料支撑,也可能带动锶化合物深加工、特种材料制造及下游产业集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这不仅是一块矿,更是高技术产业的原料库。”项目负责人说,“深部锶矿的开发,将促进从资源到产品的全链条发展。” 在钻探现场,记者看到,队员们在地下狭窄空间中检查岩芯、记录数据,每一块蓝灰色矿石都被小心标记和保存。 夜晚,钻机灯火通明,寒风中队员们轮流休息,但无人松懈。小李回忆:“我们四年如一日扎根这里,经历过钻机卡钻、风雨交加的日子。看到高品位天青石时,大家的激动溢于言表。” 项目组还计划对矿体进一步勘查,确定可采储量和矿体连续性。同时,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案,确保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开采可行性研究、选矿工艺设计和冶炼加工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中,力求深加工优先,提高矿石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