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内蒙一男子被警察叫去派出所配合调查,结束后因为太晚希望警察送他回家

盘盘鸭 2025-11-17 14:46:10

11月11日,内蒙一男子被警察叫去派出所配合调查,结束后因为太晚希望警察送他回家,遭拒后和警察吵了一架。回家后喝了一碗酒越想越气,拿着刀冲去派出所,要和警察“同归于尽”……   内蒙土默特左旗法院庭审现场,刘某盯着落下的法槌,突然捂住脸落泪。   他喃喃自语:“就因没送我回家,我竟要坐八年牢”,旁听席一片唏嘘。   法槌落下前,法官展示的证物照片刺痛了他的眼。   一把 20 厘米水果刀、两把折叠短刀,刀刃上的血迹早已发黑。   这些是他当晚揣在身上的凶器,也是定罪的关键证据之一。   卷宗里的扣押清单写得清楚:水果刀别在腰后,短刀藏在右侧口袋。   民警在庭审时作证,这三把刀都是刘某从自家厨房特意找出的。   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的伤人准备,主观恶意显而易见。   时间回到案发前几小时,刘某还在派出所做着笔录。   妻子和人争执推搡,他作为知情家属,被依法传唤协助调查。   两小时里他说得条理清晰,核对笔录时也没提出任何异议。   签完字起身,窗外已漆黑一片,他突然叫住正要离开的民警。   “这时候没车了,我家远,你们送我一趟吧。” 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办案民警指了指大厅的叫车二维码,又说了公交站的具体位置。   “我们职责是办案,接送不在工作范围内,这些方式能帮你回家。” 民警的解释条理清晰,可在刘某听来,却是故意驳他的面子。   “我配合你们半天,这点小事都不办?” 他猛地拔高了音量。   污言秽语接连涌出,原本安静的办事大厅瞬间变得嘈杂。   等候的群众纷纷侧目,有人掏出手机,又赶紧收了回去。   带班民警王某听到吵闹声,快步从值班室走了出来。   了解清楚情况后,他脸色凝重地说:“辱骂民警违规了,做份补充笔录。”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刘某心里,他觉得自己彻底丢了脸面。   拍着接待台大喊 “滥用职权”,刘某的情绪彻底失控。   民警围着他摆法条、讲后果,劝说了近半小时才平息下来。   离开时,他回头瞪了王某一眼,那眼神里满是怨毒。   晚上九点,刘某踉跄着推开家门,满脑子都是白天的场景。   他没跟妻子说一句话,翻出半瓶白酒,就着桌上的冷菜猛灌。   酒精很快上头,理智被愤怒吞噬,“得让他付出代价” 的念头挥之不去。   冲进厨房翻出三把刀,他别在身上,悄悄推出了电动车。   深夜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电动车的灯光划破黑暗。   他心里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却没丝毫犹豫。   凌晨零点二十分,派出所门口的路灯下,刘某蹲了下来。   他看见值班室里人不少,掏出烟慢慢抽着,等待动手的时机。   目标很明确,就是白天让他 “丢面子” 的民警王某。   烟抽完了,王某还没出来,酒劲让他愈发焦躁。   推开门冲进值班室时,王某正低头对着电脑整理案卷。   他快步上前,抽出水果刀就朝王某后背刺去。   王某本能地侧身倒地,嘶吼着呼救,躲过了致命一击。   其他民辅警立刻冲上来,将刘某死死按在地上。   夺刀时,他还在挣扎,嘴里喊着 “同归于尽”。   事后鉴定报告显示,王某后背伤口深达 3 厘米,构成轻伤二级。   医生说再偏一点就会伤到内脏,后果不堪设想。   刘某被当场控制,供述了所有作案经过,没有丝毫隐瞒。   庭审时,刘某反复强调自己是 “一时冲动”。   但法官指出,提前准备凶器、蹲守等待时机,都是蓄意杀人的证明。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酒精不是免责的借口,他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考虑到他认罪认罚,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八年。   听到判决结果,刘某腿一软,被法警扶着带出了法庭。   他终于明白,所谓的 “面子”,竟要用八年自由来换。   这场悲剧本有无数次止损的机会。   若他明白配合调查是公民义务,不会提出越权请求。   若被拒后能冷静思考,不会当众失态;若回家后能倾诉,不会借酒浇愁。   可人生没有回头路,一时的情绪失控,毁掉的是两个家庭。   王某康复后重返岗位,却总对背后的动静格外敏感,留下了心理阴影。   刘某的妻子独自撑起家庭,面对邻里的议论抬不起头。   如今,刘某在监狱里每天都写反思日记。   他在日记里写道,自己错把任性当脾气,用冲动毁了人生。   王某则在单位的心理疏导下慢慢恢复,只是后背的伤疤仍会隐隐作痛。   这个案例成了当地普法宣传的典型。   它警示着每一个人:情绪失控的代价,往往要用人生来偿还。   守住法律的边界,才能守住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信源:杭州日报——男子接受调查后要求民警送其回家遭拒,返回派出所刺伤民警致其轻伤...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