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默克CEO重磅表态:与中国脱钩绝无可能 《南德意志报》的专访火药味十足,11月14日那天,记者把欧洲被中美夹在中间会不会被碾碎的问题直接扔给了默克CEO贝伦·加里霍。这位执掌357年老店的西班牙裔女掌门没绕弯子,回得干脆利落——与中国脱钩?门儿都没有。参考消息转载这篇报道后,评论区瞬间炸了锅。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家德国科技巨头在给某些活在幻想里的政客上课。加里霍在专访里掰开揉碎地讲,欧洲现在不仅脆弱得像块饼干,内部还各自打小算盘,AI赛道更是被甩得连车尾灯都看不见。她拿默克自己的生意举例:中国这块地儿,早就不只是建厂卖货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全球战略的压舱石。 默克在中国到底下了什么棋?数字摆在这儿。过去十年,真金白银砸进去近60亿人民币,21家注册公司沿江沿海铺开,4500名员工在无锡、南通的实验室里倒班。这些实验室被内部称作"技术心脏",生产的生物制药原材料不光供着中国药企,还出口到亚太其他市场。默克中国总裁何慕麒去年11月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算过一笔账: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贡献的收入直接补贴了欧美业务的研发投入,这叫"在中国、为中国,也为全球"。 这句 Slogan 背后是一整套商业逻辑。2024年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生命科学部门虽然受美国政策预期影响下调了增长目标,但中国区的订单量硬是保持着双位数增速。更关键的是,中国庞大的患者数据和超高效的临床试验流程,让新药研发周期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一。这种双向赋能,不是哪个政客在议会里拍桌子就能复制的。 欧洲企业界最近什么风向?看看过去两年德国总理带出来的商务团就知道了,默克、西门子、奔驰、巴斯夫这些工业巨头的掌门人不约而同出现在访华名单里。巴斯夫在湛江投的100亿欧元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德国化学工业协会主席今年8月公开炮轰柏林官僚体系,说"再这么折腾下去,世界真不等人了"。 加里霍这番话的底气,来自她763万欧元的年薪——这是2025年10月刚公布的德国DAX指数企业高管薪酬调查结果。但比年薪更硬的底气,是默克在中国布局的这张网。从2014年开始,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就在上海张江扎根,孵化的十几个本土项目里,已经有成果通过默克的全球渠道卖到欧美市场。这种打法,说白了就是拿中国的创新生态反哺全球。 接下来怎么发展?默克官网2025年可持续发展白皮书里写得清楚,第四季度要启动新一轮中国投资,重点砸精准医疗和数字医疗两个坑。南通工厂第二条生产线图纸已经画好,无锡实验室正在招兵买马,本土研发团队要扩充到500人。大湾区那边,跟广药集团的合作协议签了字,默克广东创新中心正在帮着几家本土Biotech公司做国际化认证。这些动作传递的信号就一个:别听那些政客瞎忽悠,企业家的本能是哪儿有市场往哪儿钻。 产业界和政界现在就是两本账。政客天天嚷嚷价值观,企业盯着的是现金流。当中国研发的新药通过默克渠道进入欧美医保目录,当中国制造的电子材料用在默克生产线,那些脱钩论就像冬天嘴里的哈气,看着挺热闹,一哆嗦就没了。 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共同体。默克这盘棋下了十年,棋子已经布开,现在让它撤?那等于让一家357年的老店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加里霍的话撕开了政治话术的画皮,说到底不过是句大实话:谁跟钱过不去,谁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参考来源: 参考消息网 2025年11月16日《德企负责人:与中国脱钩"不可能"》 证券时报 2024年11月8日《默克中国总裁何慕麒:中国是公司关键增长引擎和创新源泉》 默克中国官网 2025年可持续发展白皮书《默克中国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