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年,江苏淮、扬遭遇严重水灾。 朝廷调拨赈灾银近十万两,赈济灾民。 两江总督铁保等因淮安报灾办赈,派出候补知县李毓昌等人前往山阳县具体督察赈灾事宜。 按官场惯例,官员被派去检查地方事务时,都漫不经心、不会认真审查,只收取那些不正当的惯例性贿赂(即“陋规”)。 也就是说,只要李毓昌按官场潜规则办事,就可分肥的,更不可能惹上杀身大祸。 偏偏这位新科进士立誓要清白自守,内心保持清正廉洁,而且办事极为认真。 一到山阳,就深入各乡村,被他查出浮开饥户无数,并“具清册将揭诸府”。 这一下子,把山阳县的盖子揭开,冒领赈银的山阳县令王伸汉坐不住了。 王伸汉打算和李毓昌私了,并承诺分好处给他,没想到,被李毓昌拒绝了。 王伸汉又请知府代为出面调和,也遭到李毓昌拒绝了。 于是王伸汉决定铤而走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设计毒杀了李毓昌,又在淮安知府的包庇下,对外宣称李毓昌是“自缢而死”。 但李毓昌家人发现疑点,于是开棺验尸,并前往京师告御状,一纸诉状直抵都察院。 最终,嘉庆皇帝亲自过问,很快查明了王伸汉毒杀李毓昌的真相。 于是,王伸汉被处斩,包庇他的淮安知府被处绞,两江总督以下多位要员亦被革职。 此案令嘉庆帝大发感慨:至江南有如此奇案,可见吏治败坏已极。该督抚直同木偶,尚有何颜上对朕,下对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