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 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18日消息,日本冲绳、长崎两县知事17日分别就

柳淮蕊 2025-11-20 17:39:55

就在前两天 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18日消息,日本冲绳、长崎两县知事17日分别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拟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动向表示强烈反对,强调推进核裁军是民众心愿,政府首脑必须尊重民意。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玉城丹尼说得直白:“日本是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修改这个原则,国民绝不会答应。”大石贤吾更是一针见血:“作为曾遭原子弹轰炸的地区,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看到这则消息,估计不少人都得惊出一身冷汗,这日本是真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背后藏着更大的野心? 这“无核三原则”不是随便喊的口号,而是日本当年用血泪换的保命符。 1967年佐藤荣作在国会提出“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71年众议院全票通过把它定为国策,佐藤甚至靠这个拿了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 这原则背后是1945年广岛、长崎的焦土,是20多万瞬间蒸发的生命,是至今还在核辐射中挣扎的幸存者。 可高市早苗偏要动这块基石,据多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她想在修订“安保三文件”时,先撕毁“不引进核武器”这一条。 这可不是小修小补,是要把美军的核武器请进日本家门,要知道日美早有核密约,默许美军载核舰船停靠,现在不过是把“暗箱操作”变成“公开政策”,等于主动把日本变成东北亚的“核靶心”。 玉城丹尼和大石贤吾最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辖区是核爆亲历者,家门口再摆上核弹,分明就是自杀。 高市的算盘打得很精,表面是“应对地区威胁”,其实全是“媚美固权”的政治投机。 11月7日,她刚在国会喊完“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转头就琢磨改核原则,这两步棋是连着下的:先把台海捆绑进日本安保,制造“危机假象”,再以“应对危机”为由扩军、松绑核限制,既讨好美国,又能巩固自己的鹰派基本盘。 可她算错了两步:一是美国靠不住,11月17日解放军在黄海搞24小时实弹演习,模拟打击日本八户美军油库,美军立马把原定驻日的“中导”撤了,这明摆着是不想为日本的冒险买单。 二是民意骗不了,现在52%的日本民众反对修改三原则,支持率才41%,即便三年涨了21个百分点,反对声依然占了多数。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都骂她“发言轻率”,《社会新报》更直接:“高市首相的存在本身可能成为日本的存亡危机”,这哪是执政,是在祸国。 更讽刺的是,高市不仅想把核弹请进来,还在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这种对历史的双重背叛简直荒唐。 她忘了“无核三原则”能成为国策,靠的是日本民众对核战争的恐惧,靠的是国际社会对核爆受害者的同情。 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中心温度达6000℃,钢筋都熔成了铁水;8月9日长崎的钚弹让23万人伤亡,这些数字刻在日本的民族记忆里,玉城丹尼和大石贤吾的反对,正是这份记忆的觉醒。 可高市内阁眼里只有美日同盟的“小圈子”,10月底刚跟美国搞完“利剑”军演,派了3.3万自卫队士兵撑场面,转头就想靠引进核武器“壮胆”,殊不知核武器从来不是保护伞,是催命符。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只是把导弹运到古巴,美国就差点动核,现在日本主动把核武引进门,一旦东北亚局势紧张,第一个挨打的就是他们。 中国外交部17日的回应,更是点破了本质:高市的言行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里,日本承诺遵循《波茨坦公告》立场,而《波茨坦公告》正是终结二战、防止日本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国际法基石。 高市想改无核三原则,本质是在动摇战后国际秩序,是在重蹈历史覆辙。 更要命的是,她连自民党内部都没摆平,联合政府在国会没占绝对优势,强行推进只会引发执政联盟分裂,这种为了个人政治野心不顾国家稳定的操作,比修改原则本身更危险。 美军的举动也给高市泼了冷水,11月17日解放军黄海实弹演习一启动,原定驻日的美军“中导”立马撤离,这就是最现实的表态,美国可以利用日本搞对抗,但绝不会为日本的核冒险买单。 高市以为引进核武器能换来美国的“铁保”,殊不知自己只是美国棋盘上的棋子,一旦有风险就会被立刻抛弃。 日本《朝日新闻》的社论说得好,“无核三原则”不能仅凭首相的一时判断而轻率改变,这原则是日本的“和平身份证”,丢了它,日本就会从“核爆受害者”变成“核危机制造者”,在国际上再也抬不起头。 高市的所作所为,跟当年推动侵略战争的政客何其相似,都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行扩张冒险之实。 现在玉城丹尼和大石贤吾的反对,就是给这股危险势头踩下的刹车,是日本民众对和平的坚守。 玉城丹尼和大石贤吾的话,不仅是两个知事的立场,更是所有清醒日本人的心声:和平来之不易,核阴影不能重现。 高市要是真敢硬来,迟早会被民意和历史钉在耻辱柱上,毕竟没人会愿意用自己的家园,去填政客野心的黑洞。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