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要不是尼克松“释放”中国,在外交上破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现在也就不会

小茹吖 2025-11-20 21:18:18

特朗普说,要不是尼克松“释放”中国,在外交上破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现在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就不会有一个这么强大的对手。 大国的崛起从来不是谁 “开恩” 给的机会,而是自身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上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访华,本质上是当时国际格局下的必然选择。 那会儿美苏争霸正酣,美国在冷战中逐渐陷入被动,急需寻找新的战略支点。 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早已不容忽视,双方接触是互利共赢的战略抉择,压根不是什么美国对中国的 “施舍”。 特朗普把这事儿说成 “释放”,说白了就是没搞懂历史,还带着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傲慢。 其实早在 2016 年竞选时,特朗普就老拿中国说事儿,一口一个中国抢了美国饭碗,抱怨大量工作岗位都跑到中国来了。 可他压根没提,那些岗位转移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 90 年代起,美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主动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中国凭借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勤劳的劳动者,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目的地。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这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事儿,可这不是给中国 “开小灶”,而是全球贸易体系发展的必然。 当时美国企业满心欢喜地盼着进入中国这个巨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数据不会说谎,2001 到 2018 年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 5 倍多,苹果、波音等巨头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这些特朗普是绝口不提的。 2018 年特朗普上台后,干脆撕破脸开打贸易战。先是对 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紧接着额度一路飙升,最后覆盖到几千亿美元货值的商品,几乎把中美贸易拖入冰点。 他满心以为,这样就能把制造业逼回美国,让流失的岗位重新回来。可结果呢?完全打错了算盘。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 到 2020 年,美国制造业岗位不仅没增加,反而减少了近 50 万个。 原因很简单,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早已形成刚需,加征的关税最后全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身上。 特朗普总觉得,是尼克松的破冰、克林顿让中国加入 WTO,才让中国有了崛起的机会。可他忘了,任何国家的发展,核心动力都来自内部。 中国加入 WTO 后,并没有像某些国家预想的那样 “被动接受规则”,而是主动融入全球体系,不断改革创新,从 “中国制造” 升级到 “中国创造”。 2023 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5.5%,光伏组件、锂电池、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 这些成就,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拼出来的,是中国产业链韧性的体现,跟美国哪位总统的政策没有必然联系。 中美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发展模式和国际秩序话语权的博弈。特朗普把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岗位流失归咎于中国,完全是找错了靶子。 现在回头看,尼克松的外交破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为中美两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遇。 特朗普的抱怨,本质上是对自身治理失能的甩锅。大国博弈,从来不是靠打压对手就能胜出,而是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美国与其纠结于 “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如好好反思一下,如何解决自身的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等问题。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