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圈疯传内部票,骗局盯上行家,信任反成绊脚石 2024年初,票务中介许某在平

慢慢腾腾 2025-11-21 10:03:36

票务圈疯传内部票,骗局盯上行家,信任反成绊脚石 2024年初,票务中介许某在平台上发布消息收购演唱会门票,很快有个自称主办方员工的人联系他,声称手上有内部预留票,不用实名也能进场,许某相信了对方,花两万多元买了三百多张票,客户顺利入场后,许某觉得这人可靠,又介绍了二十多个同行一起向他购票。 这个叫宗某的人,看许某上了钩,就开始吹嘘自己能弄到热门明星的抢手票,他还伪造了合同,在朋友圈里晒出聊天记录和进场照片,搞得像真的一样,大家一看觉得都是圈内人,又看到那些成功例子,就放松了警惕,结果钱付了票却没拿到,演唱会都结束了人也联系不上,许某只好去报案,后来宗某被抓到了。 这些票实际是主办方给第三方售卖的邀请函,这种函件本来就不需要实名登记,宗某就利用这个漏洞,把它包装成内部特供票,许某他们误以为拿到函件就能入场,其实是对实名制规定理解有偏差,制度确实阻断了黄牛转票的渠道,但他们自己却陷入了认知误区。 宗某没用到什么高科技手段,就是靠着在朋友圈里做戏,天天发客户进场打卡的照片,还有和领导的对话截图,把自己包装成有内部资源的样子,票务圈的人习惯相信熟人渠道,觉得同行不会欺骗同行,结果越是懂行的人,越容易被这种假装出来的行业内部感觉糊弄过去。 主办方委托一家机构负责销售四千多张邀请函,宗某团队与机构签订了协议,却私自扣下九百多张票,既不付款也不交还,事情曝光后,主办方对机构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定宗某犯有诈骗罪,但未追究代理方的法律责任,目前民事部分仍在审理中,这些票的具体去向仍未明确。 这类骗局专门针对票务从业者设计,他们不是外行,反而因为太熟悉行业规则而过度自信,总认为自己能绕过系统漏洞,普通人担心上当会避开这些陷阱,他们却觉得可以掌控局面,结果往往成为最容易受骗的人群,说实话我有些困惑,明明监管制度已经相当严格,为什么还有人坚信存在内部渠道,大概人一旦觉得自己精通某个领域,就更容易落入圈套。

0 阅读:0
慢慢腾腾

慢慢腾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