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战争年(2025年),形势非常艰难,让我们筋疲力尽。" 基辅时间20

有渔儿 2025-11-22 08:21:15

“这个战争年(2025 年),形势非常艰难,让我们筋疲力尽。" 基辅时间 2025 年 11 月 21 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安德烈·格纳托夫在接受德国《时代报》采访时,就相关提问回答道: “这个战争年(2025 年),形势非常艰难,让我们筋疲力尽。 格纳托夫这番话并非简单的“吐苦水”,而是乌军最高层首次用近乎“崩溃”级别的词汇,向西方和国内释放三重信号: - 军援再不到,战线随时可能垮; - 兵源和士气已逼近天花板,国内政治压力即将爆表; - 如果西方继续“挤牙膏”式援助,乌克兰将不得不面对“以土地换时间”的残酷选项。 这短短一句话,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以下几条关键信息: 1. 战场态势对乌方已明显恶化 格纳托夫用“筋疲力尽”来形容乌军整体状态,等于公开承认前线部队在人力、弹药、油料、维修备件和连续作战能力上均已逼近极限,不再像 2022—2023 年那样具备局部反攻的“余力”。 2. 西方援助节奏出现“断档” 乌军高层罕见地把“艰难”直接归因于“这个战争年”,而非俄军战术突变,暗示 2025 年西方军援额度与交付速度大幅滞后: - 美国 600 亿美元追加案被国会拖延,F-16、远程 ATACMS 数量远低预期; - 欧盟 100 万发炮弹承诺只兑现不足四成; - 北约国家因自身库存告急,开始把“优先满足本国战备”写入法律,乌方不得不降低火力密度。 乌军总参谋长的“喊累”首先是对西方发出的求救信号:再不给足装备,战线可能“雪崩”。 3. 动员与兵源枯竭问题公开化 2025 年乌克兰已将征兵年龄下限降至 17 岁、上限提高到 60 岁,仍无法填补前线轮换缺口。格纳托夫用“筋疲力尽”而非“弹药不足”作为首要形容词,说明“人”的瓶颈已超越“物”的瓶颈——部队连续作战 34 个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整,士气、体力、医疗和心理创伤叠加,出现整营级拒绝执行攻击命令的事件。 4. 对 2025—2026 冬季战役前景异常悲观 按照惯例,乌军高层对外发言会刻意保留“乐观尾巴”以稳住民心,但这次他连“我们将坚持到最后”这类套话都未提及,只强调“艰难”“筋疲力尽”,显示总参谋部对即将到来的冬季俄军大规模空袭—地面突击组合(重点仍是哈尔科夫—第聂伯罗—扎波罗热轴线)缺乏有效应对预案。 5. 为后续“战略收缩”做舆论铺垫 乌军政核心已讨论“若西方军援不能及时到位,不得不放弃部分前沿阵地、转入战略防御甚至有限后撤”的方案。格纳托夫先向西方媒体“交底”困境,可为将来可能的撤退决定提前降低政治风险——不是指挥失误,而是“援助迟到导致力竭”。 6. 间接承认俄军在 2025 年恢复了大范围主动权 俄军利用弹药量 3:1 甚至 5:1 的优势,在库皮扬斯克、阿夫迪伊夫卡、巴赫穆特南翼和罗博季涅方向全线施压,迫使乌军从“机动防御”退回“据点死守”。乌军总长一句“形势非常艰难”等于默认:2025 年战场节奏重新由俄方主导。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