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日本战争罪犯中野久勇,被关在上海临时监狱,一天,他假称要上厕所。在经过一间办公室的时候,他猛地冲了进去,然后从后窗一跃而出,最后他又撬开了墙上的铁网,逃之夭夭。 中野久勇作为日本侵华时期的宪兵队官员,在崇明岛担任特高课长期间,负责情报搜集和镇压抗日活动。他的职位让他直接参与多项逮捕行动,导致许多当地居民遭受严酷对待。历史记录显示,他指挥的宪兵队多次突击村庄,抓捕嫌疑人,并使用各种刑罚审讯。这些行为在战时制造了恐慌氛围,影响了崇明地区的抗日力量。战后,这些罪行被列为证据,他被关押等待审判。 根据可靠史料,中野久勇的早期生涯始于日本本土的军事训练。他从普通士兵起步,逐步晋升到情报部门。侵华战争爆发后,他被派往中国,专门处理占领区的治安和情报工作。在上海周边,他的角色涉及监视当地民众和抗日组织。档案中提到,他下令执行多项搜捕,造成平民伤亡。这些事实反映了日军在华的侵略模式,他作为执行者直接负责。 崇明岛的宪兵队在1940年代初活跃,中野久勇领导的特高课针对地下抵抗力量。他组织线人网络,渗透抗日团体,导致多次行动失败。历史研究指出,他的命令包括焚烧房屋和施加刑罚,如电击和水淹。这些刑罚在审讯中普遍使用,受害者包括普通民众。战后审判时,这些细节被幸存者证词证实,他的罪行被归类为战争犯罪。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野久勇试图逃离,但被当地人认出并举报。他被捕过程涉及押解到上海,关入战犯管理所。那里环境简陋,他与其他战犯一起接受调查。证据收集包括宪兵队文件和目击者陈述,显示他主导多项暴行。这段时期,盟军和中国当局合作处理战犯,他的案件成为典型例子。 上海江湾监狱是关押战犯的场所,1947年12月,中野久勇被押在那里。监狱围墙高大,铁丝网密集,看守严格。那天他请求去厕所,看守带他经过走廊。突然他冲进办公室,从后窗跳出,落地后奔向墙边。用工具撬开铁网,他成功逃脱。警铃响起时,他已消失在夜色中。这次越狱暴露了监狱管理的漏洞。 逃脱细节显示,中野久勇利用看守疏忽。他在走廊加速,撞开看守,进入办公室。窗户打开后,他跃出落地,快速移动到墙边。铁丝网被撬开的过程显示他有预备工具。历史报道称,这次行动发生在寒冷的冬夜,监狱后院无人注意。他的逃跑路线指向城市边缘,避开主要道路。 越狱后,上海当局展开大规模搜捕。全城戒严,警察和民众参与。通缉令张贴,中野久勇的相貌特征被公布。他迅速改变外貌,剃光头发,换上中式服装。典当物品获取现金,他藏身于贫民区。一次他因携带粉末被短暂拘留,但未被认出释放。这让他更小心。 在逃期间,中野久勇辗转上海底层社会。他伪装成劳工,参与推车等工作。口音成为隐患,一名老车夫察觉异常,多次试探。1948年4月在上浦路桥头,警察根据举报赶到。通过攀谈确认身份,他被逮捕。手铐上身后,押回监狱。 审判过程在上海进行,证据包括多项罪行指控。1948年4月,他被判枪决。执行地点在监狱外,士兵监督下完成。他的案件成为战后处理日军战犯的案例,反映了正义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