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会议突然取消,中方通知了韩国,但没通知日本。 原定于24号开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被咱们中方给推迟了,可能有人会纳闷,这会议从2007年就开始办,这么多年来基本都顺顺利利按期举行,怎么突然就暂停了呢? 其实原因一点都不复杂,就是日本有个叫高市早苗的人,说出来的话太过分,涉及到咱们台湾问题,这可是触碰了咱们的底线。 高市早苗的胆子是真不小,11月7号在日本国会众议院会议上,直接抛出了危险言论,说“要是台海局势发生变动,可能会对日本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那就可能构成了‘存亡危机事态’”,还拿2015年的“安保法”当依据,想把日本的集体自卫权跟台湾问题绑在一起。 把台湾问题跟军事介入直接挂钩,前首相石破茂都直言这“突破了日本政府以前一直模糊的立场,带来的风险大到没法估量”。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中日建交时日本明确承诺过的,现在高市早苗公然违背这个原则,等于直接撕毁了中日合作的政治基础,那中方还怎么跟你坐下来谈文化交流? 可面对各方质疑,高市早苗还死不认错,11月10号在参议院辩论中硬说自己的言论“符合政府一贯的看法”,不肯收回半句话。 中方已经够给面子了,11月14号驻日大使紧急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提出“回撤错误言论并进行道歉,停止继续挑衅”的要求,同一天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也在北京跟日方磋商,反复重申立场,可日本方面要么沉默要么硬扛,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中方取消会议完全是情理之中,对方都明着要抢你东西了,你还能笑脸相迎继续合作?显然不可能。而且中方特意通知了韩国,没通知日本,这信号已经再明确不过了:问题出在日本身上,谁挑衅谁负责,谁尊重底线谁就能继续合作。 之前2022年佩洛西窜台,日本跟着起哄,中方直接取消了中日多项交流活动,包括海上搜救合作、防务部门沟通等,让日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后果。 这次高市早苗的言论比当年的挑衅更过分,直接把军事介入摆上台面,中方的反制自然也得升级。 文化交流看着是软实力合作,可背后离不开硬邦邦的政治互信,现在日本连最基本的一个中国原则都想推翻,那文化交流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取消会议只是第一步,要是日本还不收敛,后续的合作只会越来越少。 高市早苗这么做,不光惹了中国,在日本国内也搞得天怒人怨。前首相野田佳彦直接驳斥她“把国家利益当政治筹码”,鸠山由纪夫更是发帖“抵制煽动战争的言论”,就连她的亲信都抱怨她做决定前没跟外务省和自民党老前辈沟通,“话说得太快,官邸连应对方案都没准备”。 共同社的民调显示,她的内阁支持率只有23%,反对率高达65%,创造了近十年首相上任初期的新低,这说明连日本人自己都知道,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是在把日本往火坑里推。 可她还不回头,反而计划把国防预算增加到40万亿日元,相当于增加50%军费,还要购买进攻性武器,这哪里是想维护和平,分明是想借着台湾问题扩军备战,中方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对三方都有好处,能促进旅游、带动经济,还能让年轻人互相了解,可这一切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底线。 韩国从来没在台湾问题上瞎掺和,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中方取消会议时特意通知了韩国,说明合作的大门对韩国一直敞开,而日本因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行,暂时被挡在了门外。 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的取消,完全是高市早苗咎由自取。她为了讨好自民党保守派,拿台湾问题当政治筹码,公然触碰中方底线,不仅让中日关系从“稳定对话”掉到“严峻对抗”,还连累了三国的文化交流。 中方的做法明明白白,底线不容触碰,挑衅就得付出代价。日本要是还想继续参与三国合作,就该让高市早苗收回错误言论,深刻道歉,重新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来,否则的话,只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失去更多合作机会。 毕竟,没有谁会愿意跟一个不尊重自己、还想干涉自己内政的国家,好好坐下来谈合作、搞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