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方面突然放话了:若中国限制稀土供应,他们将联手美国进一步收紧对

优雅钢琴 2025-11-24 08:49:30

果不其然,​​日本方面突然放话了:若中国限制稀土供应,他们将联手美国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设备出口。 ​​顺着这句话往下聊,稀土和芯片设备这两张牌,分量真不一样。稀土我们有优势,但更多在“深加工+成本+环保门槛”上;芯片设备那边,人家握的是“成套厨房”。先看稀土,中国这两年矿端产量大概占全球六七成,高端钕铁硼磁材更是占到八九成,电车电机、风电机组都离不开这玩意儿。可别忘了,2010年那次中日海上冲突后,市场剧烈波动,结果日本拉着澳大利亚莱纳斯、东南亚分离厂、再加战略库存,硬是把风险摊了过去。 那次事件让日本彻底意识到单一供应链的脆弱,这也是他们如今敢和美国联手叫板的重要底气。这些年日本没闲着,一边持续扩充稀土战略储备,一边加紧和G7盟友绑定,2025年11月G7能源部长会议上达成的关键矿产联盟协议,核心就是要打破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他们计划投入45.7亿美元推进二十多个矿产项目,可现实是,稀土开采和精炼是重资产、长周期行业,新建一座矿山从勘探到量产往往要十年以上,G7国家合计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5%左右,短期内根本无法撼动中国的产业根基。 中国的稀土优势从来不是单纯靠资源禀赋,而是数十年积累的全产业链能力。从上世纪50年代稀土工业起步,到如今绿色采选冶技术广泛应用,生物开采、高盐废水零排放等关键技术突破,让我国稀土冶炼分离的环保门槛持续提高,这恰恰是很多国家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高端钕铁硼磁材的市场份额更是稳定在八九成,这种优势背后是无数企业在研发和环保上的持续投入,不是靠短期联盟就能轻易替代的。 再看芯片设备这边,情况确实要严峻得多。2024年12月美国出台的强化版半导体管制新规,直接将140家中国设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核心厂商都在其中,管制范围涵盖了蚀刻、光刻、离子注入等24种关键设备,甚至延伸到EDA设计软件和HBM高带宽存储器。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还通过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搞长臂管辖,连海外企业生产的相关设备,只要涉及美国技术就不得对华出口,这种全产业链封锁的力度,确实给我国先进芯片研发带来了不小压力。 日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放出狠话,本质上是看准了双方的产业短板相互制衡。他们清楚中国稀土在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也明白美国在芯片设备上的垄断地位,想通过这种捆绑施压,迫使中国在稀土供应上让步。但这种博弈终究是把双刃剑,中国不只是稀土供应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市场,2025年预计占全球消费总量的80%,如果真的陷入供应链对抗,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也将面临成本飙升的风险。 而且中国早就开始布局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组建的中国稀土集团,正在推动行业整合优化,同时加大与金砖国家的合作,2025年即将签署的巴西稀土联合开采协议,将进一步拓宽资源供给渠道。在芯片领域,国内企业也在成熟制程上持续突破,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链协同,逐步降低对海外高端设备的依赖。这种双向的产业升级,让单纯的封锁和施压越来越难奏效。 国际间的产业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基于自身实力的理性权衡。中国的稀土优势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巩固,芯片领域的短板也需要靠长期投入逐步弥补,而日本和美国的联盟,能否突破产业规律和市场逻辑的制约,还有待时间检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优雅钢琴

优雅钢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