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张作霖便装私访后,黑夜从小门回家,却被门口的护兵拦阻。他大怒:“我是张作霖!”护兵一拉枪栓:“你就是张作霖他爹,也得给我滚!”张作霖一听乐了。 1920年的奉天城流传着一个怪事:堂堂“东北王”想要回个家,还得靠走后门、叫卫队,甚至得在那不起眼的小偏门前受一肚子气,这事儿听着荒唐,却恰恰把张作霖这个绿林出身的军阀头子那套独有的“草莽管理学”给兜了底。 那天夜深人静,刚微服查完岗的张作霖溜溜达达转到了帅府东墙外的小门,这本是他给自己留的“方便之门”没曾想撞上了钢板,漆黑一片里,百米开外一声暴喝:“站住,再靠近崩了你”。 随之而来的,是其实打实的拉枪栓声,这一刻,他是统领万军的大帅还是个穿便衣的小老头,对面那哨兵压根不管,这哨兵名叫李德标,是个典型的愣头青,当张作霖亮出“我是张作霖”这块金字招牌时,换来的不是毕恭毕敬。 而是一句更横的:“就是张作霖他爹来了,也得给我滚”这句话差点把张作霖的气顶到了天灵盖,依照常理,敢跟大帅这么叫板,枪毙十分钟都不为过,被堵在门外的张作霖骂骂咧咧地掉头,还得打电话让卫队长开车出来接,这才算是回了窝。 但坐在太师椅上喘匀了气的张作霖,这脑回路转得跟常人不一样,他早年穷苦出身,干过马匪,比起花拳绣腿的奉承,他更识得那股子六亲不认的“狠劲儿”把李德标叫进来那一刻,这小兵脸红白交替,吓得魂不守舍,毕竟刚才是真拿枪指着“天”了。 可李德标也硬气,要把一咬:“那是连长的命令,天黑后谁也不许进”就这一句话,危机变转机,张作霖没拍桌子杀人,反倒是拍着李德标肩膀乐了,在他眼里这就是必须要的好苗子,认令不认人。 这一晚的“受辱”代价是什么,张作霖大手一挥,给李德标开了张让人眼红的“罚单”:当场升排长,赏大洋两千,不仅保送讲武堂深造,还要给他娶个媳妇,这就是张作霖的逻辑,一手给权,一手给钱,还要管你家里热炕头,把你整个人心都买断。 几年后,这笔“投资”在东北讲武堂第四期毕业典礼上有了回响,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员,识字不多的张作霖看着手里校方精心准备、文采飞扬的演讲稿,像念经一样憋出半句“饱经事变”就彻底卡壳了。 若是换个爱面子的文人,这会儿估计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张作霖是谁,他把稿子一扔,张嘴就是一句招牌式的“妈个巴子”,直接承认自己见了大伙儿高兴,把词儿全忘了,哄堂大笑间,那个曾经堵门的李德标正在台下第三排坐着。 张作霖眼神毒,一眼就就在人群里把你揪出来,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也不问军国大事,张口就是那个老约定:“娶媳妇没”李德标又是啪地一个敬礼,连声喊不敢,这场面看似滑稽,实则是把一种绝对的亲昵摆在了台面上,这可是大帅亲自过问家务事的兵。 后来的历史书上写着张作霖1928年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奉系随之风雨飘摇,但他活着时候那种带兵的路数,确实很难复刻,他在讲武堂最后的那番话,既是承诺也是底牌:“只要好好干,要官给官,要钱给钱,除了我老婆不能给,啥都能给你们”。 台下掌声雷动,李德标后来也确实凭本事干到了团长,这种“土味”的激励虽然不入大雅之堂,但对于那个混乱年代拎着脑袋干活的兵来说,却比任何大道理都来得实在。 张作霖看似被一个小兵骂了“爹”,实则用两千大洋和一个玩笑,向所有人展示了他那套看家护院、收买人心的真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