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2025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12月1日停止缩表历史或许将重演。

洞察观史 2025-11-24 18:47:52

不出所料!2025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12月1日停止缩表历史或许将重演。 先给大伙说清楚缩表是啥意思,直白点讲就是美联储把之前买的国债、债券往外卖,收回市场上的美元,这就好比给市场“抽水”,钱少了,投资市场自然就容易冷清。现在说不抽了,等于要给市场重新“放水”,这影响可不小。   这次停止缩表不是突发奇想,看数据就知道门道。美国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为2.8%,较9月回落0.2个百分点,通胀压力显著缓解。然而,11月制造业PMI降至47.8,连续三月低于荣枯线,经济显颓势。若不停止缩表,恐生变数。   最有意思的是,每次美联储从“抽水”变“放水”,市场都要上演相似的戏码。就说2017年那回,美联储当年3月开始缩表,9月4日BTC就暴跌40%,不少散户吓得割肉离场,结果10月美联储暗示要放缓缩表节奏,后续BTC直接涨到2万美元,涨了好几倍。 2021年的情况更刺激,美联储从当年1月开始缩表,5月19日BTC直接腰斩,跌了53%,当时各种负面消息满天飞,好多人说这东西要完了,可6月美联储宣布缩表力度减半,后面BTC一路冲到6.9万美元,把割肉的人都看傻了。   今年的剧本也差不多,美联储从2024年6月开始新一轮缩表,2025年10月11日BTC突然闪崩35%,当天交易所的爆仓金额就超200亿美元,朋友圈全是骂街的散户,可现在回头看,那时候正好是机构在偷偷捡便宜。   有人肯定要问,机构咋这么神,总能提前知道消息?其实不是神,是人家会看风向。9月底开始,高盛、摩根大通这些大机构就一直在增持加密货币相关资产,美国SEC也在10月下旬放宽了ETF申请条件,这些信号早摆在那了。 散户跟机构的差距就在这,机构看到跌了想的是“机会来了”,散户看到跌了想的是“完了要亏光”,这也是每次暴跌后有人哭有人笑的原因。就像这次10月11日暴跌,数据显示机构净流入超50亿美元,散户净流出却有120亿美元,典型的“散户割肉,机构接盘”。   可能有年纪大的朋友不懂,这跟咱们平常买股票有啥不一样?其实道理相通。就像2015年A股暴跌,当时好多人慌着卖,结果国家队进场后,优质股后来都涨回去了,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候挺像,都是资金面要变天的信号。   这次停止缩表还有个隐藏信号,美元的“抽水机”停了,全球的资金都会重新流动起来。除了加密货币,A股、港股这些新兴市场也会受益,11月24日当天,北上资金就净流入A股89亿元,港股恒生指数也涨了2.3%,这都是资金提前行动的表现。   大伙也别光盯着短期涨跌,得看长期趋势。美联储每次缩表结束后,市场都会迎来至少6个月的上涨周期,2017年那次涨了8个月,2021年涨了11个月,这次要是按规律来,后面的机会确实不少。   当然了,也不是说闭着眼买就能赚。那些跟风进场的,连基本规则都不懂的,就算市场涨了也可能亏。就像2021年那波上涨,照样有30%的人没赚到钱,因为他们追涨杀跌,涨一点就卖,跌一点就慌。   投资这事儿跟种地一个道理,得学会看节气。美联储缩表就是“旱季”,停止缩表就是“雨季”,现在雨季要来了,提前播下种子的人才能有收获。那些在旱季就把种子卖了的,只能看着别人丰收。   市场从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这个胆大得有脑子。不是让你瞎买,是让你看懂趋势后敢坚持。就像现在,美联储都明确要放水了,要是还抱着“怕跌”的心态,那真可能错过这次机会。   信息来源: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5年10月30日中信建投 | 联储结束缩表:历史与前瞻-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启示

0 阅读:81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