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前线,17岁战士顾克路,被越军炮弹炸成“两截”,副连长孙兆群大喊

斜烟白兔 2025-11-24 19:48:03

1985年,老山前线,17岁战士顾克路,被越军炮弹炸成“两截”,副连长孙兆群大喊:“不抓俘虏了!杀光604高地上的敌人!”此后,孙兆群的举动更是让人意外。 顾克路入伍时才16岁多,家里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母亲和妹妹靠种地过日子。他个子小,脸蛋还带孩子气,到部队后干活最卖力,扛弹药修工事从不喊累。孙兆群当时是七连副连长,入伍几年立过功,对年轻战士特别照顾。 部队开赴老山后,顾克路抢着加入突击队,孙兆群起初死活不答应,觉得孩子太小送死可惜,可顾克路天天求,最后说把送死机会给他,孙兆群才点头。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孩子真把命留在了高地上。 1985年下半年,上级决定拔掉越军一个据点,七连组建突击队,孙兆群任队长。顾克路拼命争取进来,队伍52人,个个做好牺牲准备。中秋那天吃月饼,大家想家想狠了,孙兆群带头订下约定,谁活着回去就替牺牲的战友照顾父母。 12月2日行动开始,突击队潜伏两天,进攻时炮火覆盖后冲锋。顾克路在队伍中段,一发炮弹正落他身边,双腿齐根炸飞,他还端枪往前爬,扔手雷端掉火力点,直到最后一刻手指扣扳机扣到死。 孙兆群看到小战士那样,喊出不抓俘虏全歼敌人的命令,全队像疯了一样冲,25分钟拿下阵地,歼敌几十人,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战斗刚结束,孙兆群重伤住院,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抄下16位牺牲战友家庭地址。他把积攒一千多块钱分成16份寄出去,还写信说以后他就是烈士们的儿子。出院后,他开始跑这些家庭,山东14家,江苏湖南各一家。 顾克路家他去得最勤,老人一开始伤心欲绝,孙兆群就常去帮干活,寄钱买东西。顾克路父亲也是老兵,后来去世时孙兆群赶去送终,母亲脑溢血他扔下自己病重的爸连夜赶过去守床。别人家孩子上学、工作、结婚,他都跑前跑后张罗,像亲儿子一样。 这些年孙兆群自己工资不高,转业后当预备役副师长,家里日子紧巴巴,可他寄的钱物加起来十几万,写信一千五百多封,跑路十万多公里。有人说他傻,管不过来,他总回一句,战友把命给了国家,我得把孝给了战友爸妈。 烈士刘富民妈腰疼,他买电热毯寄去。烈士扈轶群妹妹参军、工作、结婚,全他操办。烈士于庆玉骨灰放殡仪馆16年没入陵园,他跑政府跑记者才解决。逢年过节他必去,老人病了他守床,老人走了他送终,从没断过。 孙兆群后来立一等战功,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得过道德模范提名,可他从不提自己苦。2006年他爸住院、二哥去世,家里乱成一锅粥,顾克路妈又脑溢血,他把爸托给老婆,自己先赶去照顾烈士妈。有人问他图啥,他说欠战友的债,一辈子还。 自己结婚没办酒,孩子上学省钱,全砸烈士家属身上。转业后他还坚持,每月工资一到手,先想哪家老人需要啥。现在他六十多岁了,还在跑这些家,16位烈士爸妈,有的走了,他守坟,有的还在,他当儿子。 孙兆群常说,战友为国尽忠,我为战友尽孝,天经地义。那些烈士爸妈逢人就讲,我儿子没死,他还活着,在部队当大官呢。其实他们知道,那就是孙兆群啊。 一个大校军官,几十年来当了16个家的儿子,这份情比啥都重。顾克路要是活着,今年也五十多岁了,可他17岁定格,孙兆群用后半生替他活出了双份孝道。

0 阅读:0
斜烟白兔

斜烟白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