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年,三藩平定后,吴三桂的孙女被清军大将蔡毓荣纳为小妾,佟国维得知立刻上奏

李看明月 2025-11-25 09:50:22

1681年,三藩平定后,吴三桂的孙女被清军大将蔡毓荣纳为小妾,佟国维得知立刻上奏康熙。康熙勃然大怒,下令将蔡毓荣及其家人发配到苦寒的宁古塔为奴。 1681年的冬天,北京城的雪下得邪乎,鹅毛片子似的往地上堆,把紫禁城的琉璃瓦都盖成了白的。康熙皇帝刚在乾清宫处理完三藩平定的奏折,龙案上还摆着吴三桂自尽前的绝命书,墨迹里的戾气仿佛还没散尽。 就在这时,佟国维顶着一身雪闯进殿来,手里的奏折举得老高:“皇上,大事不好!蔡毓荣胆大包天,竟把吴三桂的孙女纳作小妾了!” 康熙捏着朱笔的手猛地一顿,墨汁在明黄的奏章上晕开个黑团。“你说啥?”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冰碴子,“蔡毓荣?那个刚从云南班师回朝的蔡毓荣?” “正是!”佟国维往前凑了两步,膝盖都快碰到金砖地了,“奴才也是今早才听说,那女子是吴三桂弟弟吴三辅的女儿,城破时被蔡毓荣的亲兵掳了去,回师路上就收作了偏房,如今都抬进府里半个月了!” 康熙“啪”地把笔扔在案上,龙袍的袖子扫得砚台都翻了,墨汁溅了满地。“反了!真是反了!”他在殿里踱着步子,明黄色的身影在龙柱间来回晃动,“吴三桂祸乱天下八年,多少将士死在他手里?朕刚把他挫骨扬灰,他的余孽还没清干净,蔡毓荣倒好,敢把仇人之女收进府里,他眼里还有没有朕,有没有大清的法度?” 旁边的太监吓得大气不敢出,连炉子里的炭火都像是冻住了,没了声响。佟国维低着头,心里却明镜似的——蔡毓荣这步棋太臭了。想当年平定三藩,他在云南打了胜仗,本该加官进爵,却偏偏在战利品里挑了这么个烫手山芋。 其实蔡毓荣收那女子时,也不是没犹豫过。那姑娘才十五岁,城破时抱着柱子哭,眼睛亮得像秋水,身上的绫罗被炮火熏得发黑,却掩不住那股子倔强。亲兵们起哄说“将军收了吧,这可是吴贼的亲侄女”,他一时脑热,竟真让人给她换了衣裳,塞进了后帐。 回北京的路上,他越想越不对劲,却拉不下脸送回去——堂堂大将军,收了的人再送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他还特意叮嘱府里的人,对外只说是“江南来的远亲”,没想到才半个月,就被佟国维捅到了皇上跟前。 康熙在殿里转了十多个圈,突然停在龙椅前,声音冷得像殿外的雪:“传朕旨意,蔡毓荣罔顾国法,私纳逆贼余孽,着即革去所有官职爵位,抄没家产!其家人不分老幼,一律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皇上!”旁边的大学士陈廷敬忍不住开口,“蔡将军平叛有功,是不是……” “有功?”康熙猛地回头,眼睛瞪得通红,“功过不能相抵!他敢纳吴三桂的孙女,就是打朕的脸,就是给天下人看,跟着吴三桂造反,只要投降早,照样能当皇亲国戚!这口子一开,以后谁还怕朝廷的法度?” 旨意一下,蔡府里顿时哭天抢地。蔡毓荣被亲兵架着往外拖时,还在喊:“皇上饶命!那女子我早已打发走了!”可没人听他的,抄家的兵丁翻箱倒柜,连他藏在床底下的吴三桂旧部名册都搜了出来,这下更是坐实了“私通逆贼”的罪名。 那吴三桂的孙女被从后宅拖出来时,还穿着件月白的夹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看着蔡府的人被一个个捆起来,突然笑了,笑得比雪还冷:“蔡将军,你以为收了我,就能安稳了?我爷爷造了反,我爹战死了,我这条命早就该随着昆明城一起烧了,能拉着你这平叛功臣垫背,值了!” 蔡毓荣看着她,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这才明白,自己收的哪里是个小妾,分明是个索命的冤魂。 发配宁古塔的队伍出城门那天,雪下得更大了。蔡毓荣戴着枷,脖子上的铁链磨得皮肉生疼,他回头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只见灰蒙蒙的一片,再也看不见自家府里的飞檐。旁边的老仆哭着说:“将军,咱这是何苦啊……” 他苦笑了一声,嘴里的血沫子混着雪咽下去:“是我糊涂啊……打了一辈子仗,竟栽在一个女子手里,栽在自己那点不值钱的面子上。” 消息传到云南,那些还在观望的吴三桂旧部,吓得连夜把家里跟吴家沾边的人都送了官。康熙站在城楼上,望着漫天飞雪,对佟国维说:“你以为朕真为一个女子动怒?朕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叛贼就是叛贼,谁敢包庇,谁就得跟蔡毓荣一个下场!” 风卷着雪沫子打在朱红的宫墙上,发出呜呜的响。这年冬天,北京城的雪比往年都大,仿佛要把三藩之乱留下的血污,都彻底冻住、埋掉。而蔡毓荣一家在宁古塔的苦寒里挣扎的消息,像一根冰冷的钉子,牢牢钉在了所有臣子的心上——在皇权面前,再大的功劳,也抵不过一次触碰底线的糊涂。 (来源:新浪网)

0 阅读:0
李看明月

李看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