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日交流突发重磅变动:丰田、索尼等20家日本龙头企业,原计划11月25日赴华洽谈新能源、半导体合作,行程突然取消或延期;筹备近半年、预计3000人参与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同步叫停。 说白了,这哪是什么合作行程临时变卦,分明是日本一边想啃中国市场的肥肉,一边又举着挑衅的刀,被狠狠敲了手背的必然结果! 11 月 22 号那则消息一出来,简直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颗炸雷 ,丰田、索尼领头的 20 家日本龙头企业,原定于 11 月 25 号来中国谈新能源和半导体合作的行程,说停就停了;筹备了小半年、号称要聚 3000 人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跟着黄了。 有人还在替这些企业可惜,说他们是被政客连累的 “无辜者”,可这话仔细琢磨全是漏洞。 别忘了二战的时候,日本多少家庭敲锣打鼓送孩子上战场,那些军粮、弹药哪一样不是民众勒紧裤腰带凑出来的?所谓的 “不知情”“被裹挟”,从来都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现在更直白,高市早苗这种敢在主权问题上大放厥词的政客,内阁支持率能冲到 近70%,还有近半数日本人支持在台海问题上动武,50 到 59 岁的男性支持率更是飙到 62.3%。政客是日本人自己一票一票选出来的,这难道不是最直接的民意体现? 这些要来华谈合作的企业,看着好像跟政治不沾边,实则早把好处占尽了,索尼在华投资快三十年,砸了近 5 亿美元布局市场;丰田盼着来敲定新能源电池供应链,本质上还是想抢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蛋糕。 可这边赚着中国人的钱,那边日本政府却在搞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拉黑 110 家中企,尼康、东京电子的营收下滑就是这么来的,这哪是合作的态度?分明是一边伸手要饭,一边还想砸锅。 有人说 “别因政治影响经济”,可主权问题从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次被取消的交流活动里,本来还有青少年艺术展、商业论坛这些看似 “民间” 的项目,筹备期间多少人熬夜改方案、对接细节,最后全因为政客的挑衅言论泡了汤。 但比起这些,更该清醒的是,日本商界嘴上喊着 “互利共赢”,却从没真正反对过政府的对华限制政策,他们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红利,又默许政客触碰主权红线,这种两头通吃的算盘,谁也不是傻子。 要知道,中国从来不是非谁不可,前阵子进博会上,中日企业还在谈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的合作机遇,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现在日本一边搞技术封锁,一边派企业来要订单;一边让政客发表极端言论,一边又想靠交流活动装友好,这种矛盾的做法根本行不通。 最后得说句实在的,这篇就是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立场,但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面对这种一边想赚你钱、一边又不尊重你的合作对象,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