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 11月24日,综合日媒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大型无人机“海上卫士”23日在北九州机场着陆时,螺旋桨和尾翼与跑道接触并受损,国土交通省已将其认定为“重大事故”。 日本海上保安厅那架刚从东海巡航回来的“海上卫士”无人机,本想稳稳落地交差,结果硬生生给跑道磕了个响头,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别的“脸刹”大戏。 这架全长11.7米、翼展能到24米的大家伙,一头歪在跑道边,螺旋桨叶片弯得跟麻花似的,垂直尾翼磨得全是坑洼。 起落架直接塌了半边,连滑回停机位的力气都没了,当场瘫在那儿动弹不得。 机场工作人员吓得赶紧封锁跑道,消防队都紧急赶了过来,这一闹就是40多分钟,后续3架民航航班全被堵得结结实实。 转过天国土交通省一通报,直接给这事儿定了性——“重大航空事故”,黑匣子都连夜运回东京查原因了。 谁能想到,这架花了40亿日元(合人民币两千多万)的烧钱宝贝疙瘩,没在东海立下半分功劳,倒先在自家机场给日本人丢了大脸。 这无人机可不是普通装备,日本把它当宝贝似的,全日本仅有的3架全部署在了北九州,就因为这儿离东海近,想靠着它40多个小时的长续航能力,24小时盯着钓鱼岛周边的动静。 他们打2022年就开始从美国引进这款MQ-9B无人机,2025年的预算里更是砸了415亿日元,计划再增购2架,野心昭然若揭,说白了就是想靠这玩意儿在东海刷存在感。 可谁能想到,满心指望的“天眼”,转眼就变成了自带风险的“麻烦制造者”。 这事儿真不是运气差,全是早埋好的坑。MQ-9B是美国通用原子公司造的,美军自己用着都头疼,数据摆在那儿,每飞行一千小时就得出0.2次事故,飞五千小时基本就得摊上事儿。 最近这大半年,这型号更是像中了魔咒:驻韩美军9月刚部署的同款,俩月就扎进了海里; 南海那边美军的机子更离谱,两个月内连掉两架;2023年非洲还有一架因为发动机故障,烧着了往下坠。就连胡塞武装都能连着击落三架MQ-9系列,足见这玩意儿有多脆皮。 这么多前车之鉴,日本偏要花大价钱往家里搬,这不就是主动跳火坑嘛。 这次的事故,更是把“马虎”俩字刻在了脑门上。 这无人机着陆全靠GPS和惯性导航,说明书里白纸黑字写着,风速超过12米/秒绝对不能着陆,可北九州机场常年风速都在15米/秒以上,妥妥的七级风。 更要命的是,无人机降到50米高度准备落地时,突然遇上了风切变,按说系统该立刻报警,结果足足迟了2秒。 比装备不靠谱更要命的是,日本压根没人能玩转这高端玩意儿。 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在北九州招操作员,要求不算低:得有300小时飞行经验,还得会说英语接受培训,结果招了大半年都没招够。 没办法只能从美国外聘,这次出事的操作员十有八九就是美国人。让外人操控关乎自己“防御”的核心装备,操作熟不熟练、应急反应跟不跟得上都不好说,这根本就是把安全当儿戏。 无人机操作讲究得很,从气象判断到应急处置,每一步都得专业,国内搞无人机培训都得理论实践双过关,日本倒好,直接把关键岗位拱手让人。 这起事故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靠买出来的,自主创新的硬实力,才是最稳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