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两手准备。一手是中国知难而退了,高市早苗赢了,有很高的支持率,她继续当日本首相。一手是日本从根本上就对抗不住中国的制裁,叫美国人来救场,然后高市早苗在有脸面地服软,这对高市早苗影响并不大。他还有可能继续当日本首相。 这样的算盘打得多好,其实,高市早苗办不到,我们会一步一步地叫高市早苗陷入绝境,她的辞职日期就应该在明年的5月初左右。 因为她没算到我们根本不吃 “虚张声势” 这一套,而且反击来得又快又准,直接戳中日本经济的软肋。 就说旅游这一块,中国只是发了个谨慎赴日的预警,日本就炸了锅,三大航全给日本航线开了免费退改,旅行社下架所有日本产品,资生堂股价一天跌 11%,三越伊势丹跌 12%,那些靠中国游客活的免税店、温泉旅馆全慌了神。 日本自己的野村综合研究所都算明白了,这一下就得损失 2.2 万亿日元,相当于 1000 亿人民币,要知道 2024 年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 1.73 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消费的五分之一还多,人均花 1.1 万元,是欧美游客的两倍多,这部分钱一下没了,日本 GDP 都得被拖累 0.36%,本来 2025 年第三季度 GDP 就环比跌了 1.8%,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更别说海鲜出口早被按在地上摩擦了,2024 年上半年对中国海鲜出口跌了 92.3%,扇贝直接卖不动,之前一年还能卖 223 亿日元,现在直接归零,农林水产省那些人急得跳脚,再怎么开拓越南市场也补不上这个窟窿。 这还只是开胃菜,中国连贸易制裁、金融打击这些 “王炸” 都没出,她就扛不住了,还想等中国知难而退?纯属白日做梦。 再说说她寄希望的美国救场,这想法更是天真得可笑,忘了日本在美日关系里从来都是跟班,美国哪次不是把自己的利益放第一位。 就看之前的关税谈判,日本求着美国解决汽车、钢铝关税问题,美国压根不搭理,转头就给英国降了汽车关税,把日本晾在一边,石破茂当时在国会上喊破嗓子要 “零关税”,美国连理都没理。 半导体领域更明显,美国拉着日本搞出口管制,限制 23 种设备对华出口,可日本半导体设备三成都销往中国,这下好了,自家企业得丢 70% 的在华业务,美国呢?根本不会补这个损失,反而还在抢日本的市场份额。 当年菅义伟跟着美国在联合声明里提台湾,结果呢?支持率掉得比坐滑梯还快,美国除了口头喊两句 “安保条约”,啥实际好处都没给,最后还不是黯然下台。 高市早苗现在还想走这条路,以为美国会为了她跟中国翻脸?怕是等她真要服软的时候,美国早把她当成弃子了,到时候脸都丢光了,还谈什么 “有脸面地服软”。 日本国内现在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只是还没彻底爆发。旅游业受冲击直接影响 23 万个工作岗位,每少 100 万中国游客就有 2.3 万人要失业,这些人迟早会把怨气撒到政府头上。 半导体企业更别提了,信越化学、JSR 这些公司本来就依赖中国市场,出口管制一落地,订单哗哗掉,高管们天天去经济产业省门口请愿,执政党内部都开始吵起来了,有人要保经济,有人要抱美国大腿,根本没法统一意见。 那些之前支持她的 18-49 岁群体,大多是冲着电费减免、儿童补贴投票的,等旅游、零售这些行业裁员潮来了,钱包受了影响,那 71% 的支持率就得断崖式下跌,到时候不只是反对党逼宫,自民党内部都得先把她推出来背锅。 更关键的是,明年 5 月初可不是随便说的日子,日本国会惯例会在 5 月推进重要法案,之前安保法案就是选在 5 月内阁会议上决定的,到时候要是经济数据更难看,旅游业的损失彻底显现,半导体企业的亏损报表堆成山,再加上美国那边迟迟不给支援,国会肯定得掀起轩然大波。 她要是扛不住这波压力,自民党为了保住席位,必然会换帅止损,毕竟日本首相本来就是 “短命职业”,没了支持率和党内共识,谁还会保她。 高市早苗现在就像站在钢丝上,往前是中国的强硬反击,往后是国内的怒火,两边都靠不住,还想着玩平衡术,这不是自寻死路吗?等着瞧,明年 5 月初那阵子,她的辞职声明大概率就得摆上台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