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能成功,并不是德军战略失误,而是因为比起消灭这30万英军,德军统帅部认为占领整个法国的战略意义更大! 说起二战那段历史,很多人总觉得敦刻尔克撤退是德国人犯了大错,让英国人捡了条命回来。其实不然,这事儿得从德国高层当时的算盘说起。1940年5月下旬,德国装甲部队推进得飞快,已经把英国远征军和法国部队堵在敦刻尔克一带,30多万盟军士兵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可德国人为什么没一鼓作气全歼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高层觉得,法国这块大蛋糕更值得咬一口。 占领法国能直接敲开西欧大门,控制资源和工业区,对德国长远打仗更有利。要是死盯着敦刻尔克这点人纠缠,坦克部队消耗太大,还可能让法国那边缓过劲来反扑。龙德施泰特和古德里安这些将领都清楚,装甲师不是攻坚的家伙,敦刻尔克周边沼泽和沙滩多,坦克容易卡住,空军又飞不过来帮忙。相比之下,南下直取巴黎,才是正道。这决定听起来冷血,但从军事逻辑上讲,德国人没算错账,只是没想到英国人撤得这么顺利。 敦刻尔克撤退成功,核心就是德国高层权衡利弊的结果。5月23日,龙德施泰特下令第4军停步,让步兵跟上,坦克部队油料和维修跟不上,侧翼还暴露在反击风险下。古德里安在前线想冲,但龙德施泰特坚持,希特勒24日来指挥部也同意,焦点转到空军戈林手上。空军从远机场起飞,Ju-87俯冲机扔炸弹,但距离远,燃料紧,英国战斗机拦截多,效果打折。 希特勒还改炸弹引信为延时型,想在浅滩炸出更大杀伤,可港口只部分坏掉,英国人用木板和车残骸搭浮桥。赖歇瑙的第6军在比利时方向没停,一直压盟军北部,步兵推进牵制兵力,让英国没法抽调帮敦刻尔克。空军轰炸毁了些港口设施,重炮和坦克没法带走,全扔海里,这让英国本土防空薄。加莱那边,德国面对英国一个旅加装甲团,坦克在街巷打,丢了些车辆。 撤退从26日到6月4日,33万多人上船,法国部队殿后。德国坦克总数有限,只一个方向进攻,就选南下,法国人已乱套。空军想补,但机场远,英国飞机护港出动勤,德国机吃亏。炸弹在沙滩威力小,延时引信也没全奏效。德国步兵如赖歇瑙的部队24日后猛攻比利时,27日装甲再动时,步兵已到,英国撤速超预期。这不是失误,是战略取舍,法国全境到手,更值。 撤退后,英国本土防线拉警报。士兵带回的就步枪和弹药,重装备全丢法国,工厂赶工,但初期用民车焊钢板当临时坦克,演习时晃荡,防护差。皇家空军加强巡逻,地勤擦机翼,防空袭。德国海狮计划想渡海峡登陆,但不列颠战役空军折损数百架,飞行员迫降海,希特勒搁置,转东线。法国6月22日签停战,巴黎陷落,维希政府上台,盟军重组,英国靠这些生还部队撑到1944年诺曼底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