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过年吃什么? 喝屠苏酒,《荆楚岁时记》:“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吃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薹(油菜)、胡荽(香菜)是也。”这五种在那时人眼中属于味道浓烈之蔬菜,吃了可以发五脏之气,可以保证健康。 除了这几样之外,和现在一样,吃一顿丰盛年夜饭是必须的,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北方过年吃水饺、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年夜饭吃完了,残羹剩饭还要留下来,十多天之后抛弃,《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求一个‘吐故纳新”的吉祥彩头。这个风俗一直到现在部分地区还保留着。 魏晋南北朝还创造了一种风俗,放爆竹。他们没有火药,所以“爆竹”是字面意义的“爆竹”,即将竹子放在火上烘烤,竹节内部空气膨胀爆裂,发出噼啪声,《荆楚岁时记》:“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也就是说,爆竹是用来吓退一种致病鬼“山臊”的。 还有个传闻——所谓爆竹是吓退“年兽”的,但这只是现代伪造的“古代年俗”,历史上不存在此类传说,甚至在清代都不存在,有案可查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39年12月31日《申报》第23650号第13页《过年的传说》:“这种动物很大,性喜冷,在每一年的终了,与第二年开始的那一夜,他就要出来吃人;所以,那时候的人,都是存有惧怕之人,并且没有一个方法来制阻他的活动。于是在这时,大家就把他当做一个关,就是现在所说的‘年关’。又因为逃过了未被年吃掉的缘故,所以就把第二年的第一天,叫做‘新年’。”说得煞有介事,但这是杜撰,但是现在互联网上每到新年就会被自媒体拿出来炒一炒,今天特此以正视听。#天南地北大拜年#
魏晋南北朝过年吃什么? 喝屠苏酒,《荆楚岁时记》:“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
于赓哲
2024-01-25 12:21: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