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山村执教22年的优秀教师,在回家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警察从他的遗物

陈士杰谈国际 2024-06-28 14:00:47

2012年,在山村执教22年的优秀教师,在回家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警察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一张带血的清单,顿时肃然起敬! 李小棚刚从山里的煤矿回来,一身的煤灰还没来得及洗净,天还没亮,他就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心里惦记着孩子们的新课本。 李小棚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脑子里盘算着这次要买些什么。语文书、数学书肯定是少不了的,还得给孩子们买本拼音练习册,美术等课本也得添一添。 到了县城,李小棚直奔书店,他仔细地挑选着每一本书,生怕漏掉什么,一上午很快过去了,李小棚的肚子咕咕直叫。 街边飘来阵阵香味,他咽了咽口水,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最终还是决定省下这顿饭钱。 买完书后,李小棚背着沉甸甸的行李往家赶,路上李小棚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想着回家吃碗热汤面。 放下电话,李小棚想象着孩子们看到新书时欢呼雀跃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就在这时,车祸发生了。 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书本散落一地。鲜血很快染红了地面,也染红了那些崭新的课本。李小棚躺在血泊中,眼睛慢慢闭上,再也没能睁开。 李小棚的姐姐领取弟弟的遗物,警察递给她遗物,里面是一张沾满血迹的购书清单和一捆新书,这些书成了弟弟留给孩子们的最后礼物。 2008年的秋天,蓝桥乡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李小棚背着一个大包裹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乡村,他东张西望,最后在一座破旧的两层民房前停下了脚步。 "就是这里了。"李小棚喃喃自语,他掏出钥匙,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屋里灰尘扑面而来,蜘蛛网挂满了角落,李小棚却不以为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小棚忙得不可开交,他擦洗墙壁,修补破损的窗户,搬来桌椅板凳。渐渐地,这座破旧的民房焕然一新。 李小棚站在门口,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蓝桥幼儿园"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是,幼儿园有了,孩子们在哪里呢? 李小棚没有坐以待毙,他拿起一叠传单,开始了挨家挨户的宣传之旅。从早到晚,他跑遍了附近的三个村子,有的人家热情接待,有的人家将信将疑,还有的人家直接把门关上了。 面对种种质疑和拒绝,李小棚并不气馁,他耐心解释,诚恳邀请,承诺会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学那天,十几个小朋友怯生生地来到了幼儿园,几周过去了,奇迹发生了。 这些乡下的孩子们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他们会唱好听的儿歌,会跳可爱的舞蹈,会写漂亮的数字。 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慕名而来,想把孩子送到蓝桥幼儿园。李小棚的幼儿园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李小棚并没有因此满足。他想起自己在城里见过的那些高档幼儿园,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蓝桥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同样好的条件。 于是,他东拼西凑,筹集资金,很快,幼儿园里多了滑梯和蹦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书包和玩具。 除了办幼儿园,他还在其他小学当代课老师,生活的重担压得李小棚喘不过气来,他有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妻子,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 180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养家。夜深人静时,李小棚常常辗转反侧。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没能给她更好的生活,对不起妻子,没能照顾好她的病。 经济压力如山般沉重,家里还有外债未还,李小棚整夜睡不着。他想,明天就去城里打工吧,不去学校了。可每当他这么想时,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就会浮现在眼前。 那些眼神里有期待,有信任,有希望。李小棚知道,自己放弃了,这些孩子可能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深吸一口气,又一次坚定了继续办学的决心。 可惜命运并未放过他,2012年,他因为车祸永远离开人世。 李小棚的故事,是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教师的缩影。他们可能默默无闻,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无数的孩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1 阅读:56
陈士杰谈国际

陈士杰谈国际

每日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