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上海村(四川仪表厂)citywalk285

鼎霄吴同学 2024-09-21 02:13:22
问你一个问题:现在有个工作,有编制,大国企,铁饭碗,旱涝保收那种。但必须要离开从小到大工作生活的繁华大都市,跋山涉水几千里,到青海、甘肃或者内蒙的某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这个城市比你家乡落后很多,而且工作地方在山沟里,交通非常不便,离镇上村民聚居区都要走大半个小时,到城里更是两小时起步,关键是没公交没地铁更没网约车出租车,只有周末有一班交通车,你平时的工作,娱乐,生活都只能在那个山沟里进行,那里就是你的世界。 老婆(老公)孩子怎么办?可以带老婆(老公)孩子,只要你老婆(老公)愿意跟着你在落后封闭的遥远异乡过一辈子,你愿意放弃孩子在繁华大都市的学校教育,到山沟里去念子弟校。至于回家嘛,一年一次,基本就是春节才行。而且年假时间有限,最多十天半个月。要在那个千里之外的山沟待多久?一年,两年?不,不知道,至少二十年,也许一辈子,总之,遥遥无期。 好了,你可以回答了。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我想不会有人愿意,不要说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就是从山沟里出来的年轻人,怕是也没人愿意。可能去待个几个月,最多几年还勉强有人愿意,但一下就二十年起步,怕是打死也没人想去。看看现在的毕业生,看看各大城市蜂拥而至的打工人,不说上海,就以重庆为例,每年都会涌入大量周边省市下属小县城或者农村的年轻人,他们宁愿在城市里风餐露宿,起早贪黑,辛苦奋斗,也不愿回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沟里,过一眼望得到尽头的枯燥生活。现在一些西部边远地区招聘也类似,比如招聘中小学教师,给编制,给福利,甚至还分房,但都极少有硕士博士报名,最后只招到普通本科甚至专科生。 说了这么多,这是现在,大家都过惯了舒适生活,自我利益至上。然而,在五六十年前,因为国际形势,因为特殊时代,也因为建设祖国的激情,大家思想也有不一样。并且这样的事是举国进行,统一号令,不去也得去。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时代和一批不该被遗忘的人。 从这一期起,我将陆续发一些探索重庆三线建设遗址和工厂家属区的内容,尽量集中主题,减少遗漏。首先去的就是北碚川仪厂。仪器仪表是工业中必不可少的,改开前我国仪表产业布局四大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和重庆。重庆仪表产业是1965年三线建设开始后从辽宁和江苏内迁机器和技术工人到北碚新建的四川仪表总厂,现在叫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大仪表城市中发展最好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