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还能走多远?有人看到星辰大海,有人只想解套下车? 林园说4500才是牛市的

袁绍八点 2025-08-21 21:25:15

牛市还能走多远?有人看到星辰大海,有人只想解套下车? 林园说4500才是牛市的开始,也有人喊出万点不是梦,有人说十年牛市才开启,有机构说牛市要到2027年。其实大家都是猜,只是猜的方式不同而已,或许你越是认真,越是得不到准确的答案,股市不是你有实力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答案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券商是如何猜出来,确切的说是如何得出的结论,来自三组“慢牛公式”: 政策燃料充足——资本市场被高层定位为“枢纽功能”,全面注册制改革吸引长线资金沉淀,养老金、险资入市比例提升是明牌; 估值安全垫犹在——尽管指数十年新高,但A股整体PE仅18倍(截至8月21日),仍低于2015年疯牛时的30倍,银行、能源等权重板块更处于历史低位; 增量资金暗流涌动——超百万亿居民储蓄中,哪怕5%转化为权益资产,就是一场史诗级的“存款搬家”。 东兴证券 把未来3年看作“制度红利释放期”——外资回流、险资增配、理财破刚兑,每一股资金潮都可能推高水位线。这背后,是中国经济从地产驱动向科技+消费转型的底层叙事。 机构说是说慢牛,具体能走多长时间也没有答案的,但你看看顾现在的市场,像是慢牛吗?跟疯牛差不了多少,其实A股好像从来没有慢牛,当大多数人意识到牛市来临的时候,大家一轰而上,慢牛立马变疯牛,最后疯牛变死牛被拉扯的支离破碎。 散户的疤痕效应:用后视镜看K线 但社交平台上的散户焦虑,揭开了市场的另一面: “3700点PTSD”:2021年同一关口引发的深调记忆仍在灼痛,部分投资者形成“创新高=风险”的条件反射; “满仓踏空”困境:指数涨但多数个股滞涨,板块轮动快过电风扇,追高AI被埋、抄底消费被磨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实仓位情绪博弈:据某券商调查,当前散户仓位中位数达83%,逼近“88魔咒”临界点,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触发止损盘。 这种分歧本质上是一场“时间认知的战争”。机构拿着三年的业绩对赌周期,用行业景气度和ROE(净资产收益率)丈量价值;散户盯着日线级别的波动,被“一买就跌”的负反馈困在当下。 牛市能走多远?或许答案在投资者的镜子里 历史数据显示,A股每轮真正意义的牛市(如2007、2015)都伴随着三个共振:政策宽松+盈利改善+资金持续流入。当前前两者已有萌芽(降息周期开启、PPI触底回升),但资金尚未形成“滚雪球效应”——近期内资主力大幅净流出,说明筹码交换仍剧烈。 对于普通投资者,与其猜测顶部,不如想清三个问题: 持仓逻辑是基于企业价值还是市场情绪? 波动承受力能否匹配所选赛道(如科技股动辄30%振幅) 是否有纪律性的止盈/补仓计划? 当下市场既非2015年的杠杆疯牛,也不是2019年的结构牛,而是一场被政策、转型、资金反复拉扯的“新物种牛”。或许真如机构所言,星辰大海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但只有绑好安全带、握紧望远镜的人,才能抵达远方。

0 阅读:480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