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秀英 (1910-200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中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著名女战士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祈祷][祈祷][祈祷] 1910年,危秀英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极度贫困,她6岁时被卖到兴国县当童养媳,饱尝旧社会的苦难。 1930年,工农红军来到她的家乡,她毅然冲破封建枷锁,参加当地农民协会,并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投身于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表现出出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先后担任过兴国县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主任、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当时参加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中仅有30名女干部,危秀英凭借其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出色的身体素质成为其中一员,被分配在中央纵队卫生部妇女工作队。 她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照顾伤员、筹粮筹款,更重要的是一名“政治战士”——在行军途中进行宣传鼓动,安置伤病员,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确保部队不掉队。她身材矮小,但意志如钢,经常帮助战友背行李、扛枪,搀扶伤员,以惊人的毅力走完了全程。 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她与邓六金、廖似光、钟月林等其他女战士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长征结束后,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后先后在中共中央东南局、中央妇女委员会等部门工作,继续为妇女解放和抗日救国事业奔走。 1945年后,她随部队前往东北,参加了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和根据地建设工作,历任中共吉辽省委妇女部长等多个职务,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危秀英先后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委书记、江西省妇联主任、全国妇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华南农垦总局副局长、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等职。 她将后半生的精力主要投入到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和妇女工作中,特别是在广东农垦战线,为橡胶等战略物资的种植和生产付出了巨大心血。 晚年享受副省级待遇,定居南昌。2005年8月25日,危秀英在南昌逝世,享年95岁。 她的故居和事迹在江西瑞金、兴国等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均有陈列和展示。 作为为数不多走完长征全程的女性,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精神的生动体现。她是“长征中的女红军”这一英雄群体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她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妇女权益而奋斗。从中央苏区开始,她就致力于动员妇女摆脱封建束缚,参加生产、支援前线、争取政治权利,是中国革命妇女的杰出代表。 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她对党的忠诚从未动摇。在长征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时,她都始终坚信党,信念无比坚定。 危秀英从一名饱受压迫的童养媳,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她的人生轨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她的名字,将永远与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和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抗战中,新四军4连被日军紧追,正撤退,队伍突然停了下来,连长急喊:“为什么停下来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