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刚一宣布,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这72小时连轴转的轰炸,哪是简单的军事打击?分明是冲着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家当来的,油罐炸得火光冲天,油厂变成废墟,48亿美元的投资说没就没了。在以前,阿塞拜疆还是俄罗斯的朋友,但现在已倒向反俄阵营,这让普京彻底失去耐心。 说起来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曾经也算老交情。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靠着里海的油气资源发家,而俄罗斯则是它最重要的合作伙伴,pipelines(管道)连着两国的能源命脉。但这几年情况慢慢变了,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阿塞拜疆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最让俄罗斯不能忍的是2025年初,阿塞拜疆和乌克兰、波兰偷偷签了个"跨巴尔干走廊"协议。说白了就是要建一条新的能源通道,把里海的天然气绕过俄罗斯领土,直接送到欧洲去。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俄罗斯靠着给欧洲送气,每年能赚几百亿美元,阿塞拜疆这招等于直接抢饭碗。更让普京恼火的是,他们还把乌克兰敖德萨的伊兹梅尔港口改造成了转运站,专门把阿塞拜疆的原油往欧洲运,去年一年就送了130万吨。 这还不算完,阿塞拜疆这两年和西方走得越来越近。2022年他们建成了"南部天然气走廊",每年能往欧洲输180亿立方米天然气,直接挑战俄罗斯的能源垄断地位。 军事上也没闲着,2023年跟乌克兰签了军事合作备忘录,不仅答应送弹药,还商量着要联合生产无人机。阿塞拜疆总统甚至放话,要派雇佣兵帮乌克兰打仗,这无异于在普京眼皮子底下递刀子。 其实两国关系早就埋下了地雷。2020年阿塞拜疆军队误击了俄罗斯直升机,造成机组人员死亡;2024年底一架阿塞拜疆客机在俄罗斯境内坠毁,阿方认定是俄军防空系统打下来的,双方为此互相驱逐外交官。这些旧账加上新仇,让俄罗斯彻底对这个昔日伙伴失去了耐心。 俄罗斯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8月18日晚上,150架无人机像蝗虫一样扑向克列缅丘克炼油厂,紧接着导弹又炸了一轮。这座乌克兰最大的炼油厂,其实是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的核心资产,经这么一炸,几乎"从地球上消失了"。第二天俄军又盯上了伊兹梅尔转运站,这里是阿塞拜疆原油出口欧洲的关键节点,轰炸后输油量直接锐减65%。 俄军的打法透着股精明劲儿,专挑值钱的能源设施下手。奥尔洛夫卡加气站以前是给俄罗斯天然气过路用的,后来被改成输送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天然气,也被精准炸毁。 标普全球的分析师算了笔账,这72小时的轰炸让阿塞拜疆在乌投资瞬间蒸发48亿美元,相当于该国2025年GDP增长率直接从3.5%砍到1.2%。 俄罗斯这手"以牙还牙"其实早有预兆。就在不久前,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罗斯托夫天然气厂,而背后就有阿塞拜疆提供的情报支持。普京向来不吃这种亏,你敢断我的财路,我就敢炸你的资产。 俄媒说得直白:"以前不动这些设施是给面子,现在撕破脸了就没必要客气了。"这种精准打击也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谁要是敢在能源上跟俄罗斯作对,不管躲到哪里都照样挨打。 阿塞拜疆本来以为有靠山。这些年它一边抱紧土耳其的大腿,跟着"泛突厥"阵营摇旗呐喊;一边又和以色列眉来眼去,从那里买了不少先进武器。可真等炸起来,所谓的盟友连句硬气话都没说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忙着在俄乌之间搞平衡,以色列更是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阿塞拜疆的死活?这时候阿塞拜疆才发现,自己押错了宝。 炸弹的冲击波远不止在敖德萨。乌克兰加油站立刻排起了长龙,老百姓提着油桶焦虑地等待,前线的军车因为缺油趴了窝——克列缅丘克炼油厂原本供应着乌克兰40%的成品油,这下等于被釜底抽薪。 泽连斯基政府没办法,只能把天然气税费提高三倍转嫁到民众头上,可这根本解决不了油荒问题。 欧洲那边更是坐立不安。 自从2025年初俄罗斯彻底断了经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欧洲就越来越依赖阿塞拜疆的气源。现在阿塞拜疆的转运设施被炸,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立马突破2200欧元/千立方米,比去年涨了45%。匈牙利、奥地利这些国家急得团团转,原本指望"跨巴尔干走廊"救命,现在看来又要指望不上了。 最尴尬的还是阿塞拜疆自己。它本来想靠着能源多元化摆脱俄罗斯,结果新通道还没完全打通,老本营就被端了。现在只能绕远路经巴尔干半岛运油,运输成本一下子涨了三成。国内民众骂声一片,当初力推亲西方政策的官员不得不出来道歉,但损失的48亿美元和破碎的能源梦想,可不是几句道歉就能挽回的。 这场能源战争说白了就是大国博弈的缩影。阿塞拜疆以为抱上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俄罗斯在能源版图上的霸道作风。 普京用炸弹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在我的势力范围内,谁也别想动能源这块蛋糕。而那些被卷入其中的老百姓,只能在加油站排队时无奈叹息——这就是选边站的代价,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阿塞拜疆刚一宣布,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这72小时连轴转的轰炸,哪是简单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25 11:32:08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