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我在零跑展台待了整整一个小时,做点分享:
零跑的最低谷出现在小跑车S01大暴死,与T03刚推出这一段间隙中,T03刚睁眼就是天崩开局,朱江明要垫钱给员工发工资。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四叶草,也没有什么价值有参考,人们只记得水平很差的跑车,不靠谱新势力典型代表。
T03是零跑起死回生的车型,此前从来没有人想过智能化居然可以在一辆小车上出现,要命的是这次才七八万,如果我家里有一辆雅阁或者途观,我完全可以买来代步啊。
T03和宏光mini ev一起,开启了中国剁椒鱼头新时代,
此后,市场上出现了长城欧拉黑猫白猫,五菱缤果,吉利几何E,星愿,埃安UT……飞度们的丧钟就此敲响。
而最初的防线,就是由于零跑T03攻破的。
这是零跑的第一阶段。
——————————
零跑喘过气之后,继续推进大尺寸轿车和SUV的开发,也就是后来的C01和C11,这两款车都取得了相对应的成功,C01造型很好看,C11在销量上很成功。
而且这两个车也开启了增程+大电池的普及和发展,前瞻性非常强。一开始的版本就有180km的续航,到了后期版本甚至加到了285km。
C11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20万内最有竞争力,同时也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
也是那个时候,“选车看零跑,价值有参考”这句话才真正意义上做到深入人心,因为零跑的出现做到了底盘平权,空间平权,性能平权,尺寸平权,智能化平权……
我知道C11开起来是没有那么尽善尽美,但人家下料可不含糊,最后可不就价值有参考了嘛。
到这个阶段,零跑在市场站稳了脚跟,这是一个很低调的新造车势力,你会发现它们从来不会参与新势力的念经和辩经,也不会教育用户,它只会在5~20万之间推出一个又一个用心而又正常还讨喜的产品,目前,这种进化的极致就是第三阶段的C16。
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全栈自研。很多零跑自己的员工,一开始都觉得是口头说说的,跟风的笑话而已。
但朱老总来真的。
零跑车上大量的线束卡扣灯泡骨架……都是零跑子公司搞的。浙江华锐捷,凌骁能源,金华零跑零部件,这些公司大家都可以去搜一下,有惊喜。
事实证明,全栈自研在C11热销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后零跑就在10~20万价位疯狂下饺子,这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布局,因为这涉及到两个判断——
如果大家不搞车海战术10辆车 VS 10辆车,那这种搞法是要亏本的。
而现在,是20辆车 VS 20辆车。
现在零跑一年推一个平台,都只是刚好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已。
——————————
第三阶段有两个显著性的标志。
一个是零跑和斯特兰蒂斯合作,双方的交往非常密切。欧洲那边会派人过来,零跑也会派车过去。你要说产品定义的时候外方有没有给建议?你猜?
第二个标志性的事件是零跑C10上市,此前大家对领跑的行驶质感颇有微词,但这个车,零跑的行驶质感补全了,开起来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是一个成熟的完整的汽车。
如果你有,请看一眼MRSP再评价,谢谢。
C10的完善,使得衍生车种C16也有非常高水平的行驶质感,这车的典型卖点就是大尺寸,大空间,冰箱,彩电,大沙发。还有一个正常的三排座SUV造型。
卖15~20万,还卖得好。
这是零跑利润率的功勋车型。你会发现整个链路都是串起来的,如果没有C10的完善度和成熟度,那么C16的竞争力就会打折。
如果不搞全栈自研,那么C16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价格就不到位,这显然非常要命。
锦上添花的事。跟欧洲人合作之后,零跑的出口销量也大幅增加,T03虽然被各种星愿缤果卷到5万左右,但这个老产品意外地很适合欧洲小路,3.6米的长度反而是竞争力,笑死。
我也希望零跑继续推出T03的后继者,我还挺喜欢这车的。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下半年,零跑会推一个跨界SUV,隶属于B系列。厂商的朋友三缄其口,经销商朋友都告诉我了,这车叫做B05。网传的MPV和全尺寸SUV,是D平台,要等到明年,如果没有意外,这两个大车会基于全新的全尺寸平台诞生。
最后,问个问题。我们是什么时候认可零跑了?
我认为是在零跑打出自己价值的时候,它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只会造廉价车。是有自己思考的,也是全栈自研和大电池增程路线先驱者,是能够给社会带来贡献的。
而且这家车企对消费者的尊重。是非常到位的,从来不教育你,从来不规训你。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所有车企的基础操作,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尊重和体面是如此难得。不吵架不对立,不搞魔法对轰的新势力,居然是如此可贵。
人都是对比出来的,车也是,品牌也是。
大v聊车这就是成都车展成都车展潮这看2025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