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号,美国方面已经确定,美国驻华新任大使不会出席9月3号的阅兵相关活动。而

云云聊聊娱 2025-08-30 20:59:40

8月30号,美国方面已经确定,美国驻华新任大使不会出席9月3号的阅兵相关活动。而有趣的是,就在大半个月前,美国驻日本的大使却出席了原子弹爆炸的纪念活动。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分裂呢? 在国际政治这个大棋盘上,历史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纪念碑,反倒更像是一副可以随时抽换的扑克牌。 美国最近围绕二战纪念活动的一系列操作,就把这种实用主义玩到了极致。这背后不是什么精神错乱,而是一套服务于当下地缘斗争的、冷冰冰的战略算计。 美国正在对其二战的集体记忆进行一场“战略性编辑”。核心思路很简单:把当年和中国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日本的那段历史,悄悄地调暗亮度,甚至直接设为隐藏。 毕竟这段往事是中美关系里最大的潜在共识,本可以拉近两国人的感情。 可现在,为了眼前的战略需要,这段记忆变得碍手碍脚。于是我们看到,有美国官员开始试图为日本的侵略史“翻案”,把原子弹轰炸洗成是“合作终战”,甚至连攻克柏林的功劳都想模糊一下。 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今天的美日同盟铺路,让历史叙事完美服务于现实政治。 这种记忆上的取舍,也直接体现在了外交官们的行程单上。美国驻华大使不参加中国的9·3纪念活动,这本身就是个强烈的信号。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美国外交官却跑去出席了日本的核爆纪念日。要知道,那些活动上,日本民间团体年年都要求美国为投下原子弹道歉,气氛多少有点反美的意思。 这一来一去,亲疏远近,简直写在了脸上。当白宫最终确认特朗普总统不来参加阅兵后,这种姿态就更不加掩饰了。 美国驻华使馆的社交媒体立刻火力全开,不仅拿芬太尼和电子烟问题发难,甚至直接把中国称作“敌对国家”。很明显,没了元首访问的顾虑,连维持表面客气的必要都没了。 说到底最高层级的决策,看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前外界都在猜,特朗普会不会借9·3阅兵的机会来中国。但这个“机会之窗”被几个现实因素一个个关上了。 首先是贸易问题,双方在《斯德哥尔摩联合声明》里同意暂停加征关税90天,谈判的火烧眉毛之急暂时缓解了。 另一个来华的潜在诱因,是顺便能跟普京碰个面。可巧的是,特朗普和普京已经在阿拉斯加见过面了,这个需求也被提前满足。 最后白宫直接甩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9月3日当天,总统要在白宫会见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日程冲突,板上钉钉。 当贸易、外交这些具体目标都解决了或者有了替代方案,那么参加一场历史纪念活动的象征意义,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历史的剧本,终究是为现实的导演服务的。

0 阅读:6
云云聊聊娱

云云聊聊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