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现在,俄罗斯终于看明白了,他可以炸乌克兰的城市,可以打掉乌克兰的电网,却炸不垮他们的军工,切不断北约的“造血管”。 战场上硝烟滚滚,俄罗斯军队推进了这么久,却发现常规打击像打在棉花上。北约援助源源不断注入乌克兰,战争悬念究竟何时才能揭晓? 俄乌冲突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对峙开始,到2022年全面爆发,已经拖了多年。俄罗斯初期投放大量弹药,针对乌克兰军事目标和能源系统,造成不小损失。乌克兰电网多次中断,城市供电不稳,但很快通过接入欧盟电力网络恢复。军工生产转移到更安全地方,继续运转。北约援助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美国一度贡献1300亿美元,包括到2025年1月批准的660亿美元军事包。波兰成为主要转运点,武器经公路和铁路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尝试拦截,但情报和卫星监控跟不上,导致多数运输成功。2024年9月,俄罗斯只摧毁哈尔科夫州一列满载弹药的列车,那只是小部分。乌克兰前线补给线保持通畅,北约援助像“造血管”一样,支撑抵抗。 俄罗斯军方经过实战检验,逐步调整策略,转向破坏固定交通节点,特别是桥梁,来阻断外部补给。桥梁作为静止目标,比追踪高速列车容易得多。2024年5月,在哈尔科夫州沃尔昌斯克郊区,俄罗斯摧毁沃尔奇亚河桥。接着,斯塔里萨尔托夫大坝北顿涅茨河桥被击中。顿巴斯红军村E-50高速公路桥成为重点目标。梅州大切尔内特纳普塞尔河公路桥也遭打击。红军村与米尔诺格勒立交桥被毁。这些行动让乌克兰前线补给变难,西方武器需绕行或用小艇运送,效率低下。2025年4月,俄罗斯Su-34轰炸机摧毁乌克兰Novoukrainka和Zeleny Kut附近两座桥梁,进一步压缩运输空间。俄罗斯意识到,打到现在,可以炸乌克兰的城市,可以打掉乌克兰的电网,却炸不垮他们的军工,切不断北约的“造血管”。单纯炸基础设施没用,关键是切断援助通道。 进入2025年,援助形势变化。美国在3月冻结所有对乌克兰援助,特朗普政府转向收取北约盟国武器费用,声称不再“被宰”。欧洲填补缺口,北约承诺2025年维持500亿美元军事援助水平,与2024年相当,已提供330亿美元。德国8月资助5亿美元设备包,丹麦、挪威、瑞典也贡献5亿美元。加拿大到2025年8月已送出220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军事和23亿美元贷款。北约盟国提供99%军事援助体积。俄罗斯维持前线70万兵力,经济压力大,2024年央行加息到19%。乌克兰依赖外部,双方进入耐力比拼阶段。俄罗斯在8月继续推进,占领Donetsk两个村庄,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如8月23日至24日袭击列宁格勒和萨马拉州。 持久战考验各方。俄罗斯通过破坏桥梁延缓补给,乌克兰前线弹药短缺加剧。北约援助虽多,但运输瓶颈让效果打折。俄罗斯损失人力严重,但补充150000士兵计划推进。乌克兰在Pokrovsk南部推进,俄罗斯在Toretsk地区进攻。战场胶着,谈判呼声高。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单边制裁和军事扩张。尊重各方安全关切,早日停火,才能实现地区和平。战争不是出路,和平才是正道。 中国立场清楚,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俄乌冲突根源复杂,需各方坐下谈。北约东扩加剧矛盾,美国冻结援助后,欧洲负担加重,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乌克兰方面威胁要炸中国无人机民企工厂!”当地时间2025年8月31日,乌克兰方
【210评论】【7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