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横行乡里,强抢霸占民女,地方官不敢管,求告无门,一次彭玉麟微

熹然说历史 2025-09-13 00:39:22

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横行乡里,强抢霸占民女,地方官不敢管,求告无门,一次彭玉麟微服私访时,有百姓向他诉冤,彭玉麟大怒,斩了李秋升的人头,李鸿章得知此事后,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彭玉麟。 权贵子弟横行霸道,百姓有冤无处申。当钦差大臣脱下官袍微服街头,遇到哭诉的老百姓时,会发生什么?一个侄子的人头落地,换来叔叔的感谢信,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官场秘密? 说起晚清官场,最让人敬佩的就是彭玉麟这样的铁面无私之人。彭玉麟的父亲彭鸣九曾任”合肥梁园镇巡检”,为官清廉,被当时的安徽巡抚李翰章称为”皖中循吏之最”。这种家风深深影响了彭玉麟,让他成为了一个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官员。 彭玉麟与曾国藩约定,不要保举他做官,他一生有六次辞官,被传为美谈。这样一个不贪恋权位的人,注定要在腐败的官场中成为异类。他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原则闻名于世,这种品格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格外珍贵。 那次在安庆发生的事件,充分展现了彭玉麟的铁血手腕。一次,以钦差大臣身份巡阅长江的彭玉麟路过安庆,微服私访中,有百姓向他诉冤,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横行乡里,强抢霸占了自己老婆,地方官不敢管,求告无门。 李秋升并不是李鸿章的亲生儿子,而是李鸿章的侄子。因为李鸿章特别疼爱此子,所以就当自己的儿子来养。仗着这层关系,李秋升在安庆一带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李秋升最大的爱好就是调戏别人的老婆,他看上谁家的女人,他就必须得到这个女人,同时顺手抢别人家的财宝古董。 当地的官员们对李秋升的恶行心知肚明,但谁敢得罪李鸿章?李秋升横行不法,地方官为什么不为民伸冤,惩治这个恶霸?谁敢那!那可是李鸿章的儿子。地方官根本惹不起李衙内,对李衙内的无作非为视而不见,小民喊冤,一概不受理。 可是彭玉麟不吃这一套。彭玉麟了解到,这个李秋升仗着自己是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的侄子,无恶不作。经调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命人把此人抓来座船上审讯。 李秋升被抓后还是一副嚣张样子。李秋升一副傲慢的样子,竟然藐视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而供认不讳。他以为搬出李鸿章的名号就能保住性命,殊不知这次遇到的是彭玉麟。 彭玉麟震怒了,命人狠狠用棍刑。“公大怒,命笞之无算。”面对李秋升的狂妄,彭玉麟决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府县官皆至,悚息哀求”,甚至连巡抚也风疾火急地赶来求情。 但彭玉麟心意已决。彭玉麟见此情形,断然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他采用了一个巧妙的策略,一边对身边人说,你步子慢一点,去开栅迎接巡抚;一边密令手下依律速将恶少斩首,“阴嘱吏曰:'趣斫之'”。 待巡抚见到彭玉麟时,李秋升已人头落地。这一招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既给了巡抚面子,又达到了除恶的目的。 最精彩的是后续发展。事后,彭玉麟主动给李鸿章写了一封大义凛然的信,信中称:“令侄坏公家声,想亦公所憾也,吾已为公处置讫矣。”理都让彭玉麟占完了,身为朝廷大臣,还能说什么呢,李鸿章却还只得恨恨地给他回信道谢。 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堪称经典。彭玉麟不仅除掉了害民的恶霸,还让李鸿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李鸿章再有权势,面对这样的”清理门户”,也只能表示感谢。 这个事件充分体现了彭玉麟执法的特点: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彭玉麟晚年巡视长江,曾先后弹劾官吏一百馀人,安庆候补副将胡开泰召娼杀妻,彭玉麟杀之;湖北总兵衔副将谭祖纶诱奸张清胜之妻刘氏,杀人灭口,彭玉麟斩之。他的威名传遍长江两岸,“彭公一出,江湖肃然”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彭玉麟在当地是有名的”清官”,自咸丰五年至同治元年,彭玉麟应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他的清廉和刚直在那个贪腐成风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 1890年,彭玉麟病逝,谥”刚直”,这两个字正是对他一生品格的最好概括。他敢于斩杀权贵子弟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正义执法的典型案例。 在权力与金钱主导一切的时代,彭玉麟选择了正义。你觉得现在还有这样敢于较真的官员吗?面对不公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