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江苏,奶奶半夜睡觉,突然感觉有人在给自己盖被子,她睁眼一看,发现是1

拾九观人间 2025-09-19 16:43:02

万万没想到!江苏,奶奶半夜睡觉,突然感觉有人在给自己盖被子,她睁眼一看,发现是13岁的孙子,可她叫孙子,孙子却不回话,反而自己走出去了,后来奶奶才知道,原来孙子是梦游了!网友:“梦游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   9月17日凌晨,江苏徐奶奶睡得不算沉,后半夜总觉得被子没裹严实,腿边漏着风。   迷迷糊糊间,她忽然感觉有双小手轻轻扯着被角,一点一点把漏风的地方掖好,动作轻得像怕碰醒她。   徐奶奶心里纳闷,这孩子大半夜不睡觉,咋还来给我盖被子?   她慢慢睁开眼,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看清是13岁的孙子小徐。   “小宝?咋醒了?”徐奶奶压低声音叫了一声,可小徐像没听见似的,直愣愣地站了两秒,转身就往房门外走。   他走路的样子有点晃,脚步轻得没声儿,眼神也呆呆的,不像平时那个爱蹦跶的模样。   徐奶奶心里一紧,赶紧披了件衣服跟出去,刚到客厅就撞见起夜的儿子徐先生。   两人一对眼神,都放轻了脚步,悄悄跟着小徐往院子里走。   院子里的月光更亮些,能清楚看见小徐走到水龙头旁,熟练地拧开开关,拿起旁边的塑料桶接水。   桶满了,他就晃悠悠地提着,走到院角那几棵小树苗跟前,一勺一勺地往树根浇。   徐先生后来说,那几棵树是小徐春天自己种的,平时放学总记得浇水,没成想梦游都记着这事儿。   浇完最后一棵树,小徐把桶放回原位,又走到秋千旁,慢慢坐上去,一下一下轻轻晃着。   徐奶奶和徐先生就站在门口看着,不敢出声。   大概过了四十多分钟,小徐自己从秋千上下来,又慢悠悠地走回房间,掀开被子躺好,很快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徐先生悄悄在房间装了监控,后来回看视频才发现,小徐全程眼神都是涣散的,做动作时也没怎么停顿,就像按设定好的步骤在走。   次日早上,小徐醒了还跟往常一样喊“奶奶,早饭做好没”,完全不记得前一晚的事。   徐奶奶忍不住提了一嘴,小徐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笑:“我咋会干这事儿?您是不是看错了?”   直到徐先生把监控给他看,他才瞪着眼睛说:“这真的是我?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这段监控视频后来被徐先生发到网上,没几天就火了。   有网友说“这哪是梦游,分明是小暖男的深夜童话”,也有人好奇“看视频里孩子眼睛是睁着的,梦游到底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啊?”   还有人担心“会不会是啥病的前兆?”   梦游在医学上叫睡行症,属于非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小孩比大人常见多了,大概15%的孩子都经历过,多数到青春期前就自己好了。   “主要是孩子前额叶还没长好,就像控制睡眠的‘开关’没调准,深睡眠时大脑皮层还有部分在‘工作’,所以会起来做事。”   不过也不是所有梦游都不用管,如果孩子一周梦游超过两次,或者梦游时会跑、会碰危险东西,甚至出现头疼、抽搐的情况,就得赶紧去医院做脑电图,排除癫痫这些问题。   “但像小徐这样偶尔一次,还都是做盖被子、浇树这种没危险的事,就不用太紧张,更别觉得是精神病前兆,这俩压根没关系。”   徐先生说,之前就知道孩子偶尔会在床上坐起来一会儿,所以早就做了准备。   窗户装了防盗网,家具边角贴了防撞条,家里尖锐的东西都收起来了。   那天跟着小徐的时候,也是全程没出声,就怕突然叫醒他会让他恐慌。   “后来听医生说,遇到孩子梦游,最好的办法就是悄悄跟着,等他自己回床,或者轻声引导他回去,千万别硬拽、硬喊。”   偶尔家里人聊起这事儿,他还是会害羞地躲进房间,不过也会偷偷问奶奶:“我当时盖被子盖得好吗?没把您弄醒吧?”   其实说到底,孩子梦游不可怕,怕的是家长没做好防护,或者过度焦虑。   就像徐奶奶说的:“不管是醒着还是梦游,孩子心里有我,这就够了。”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些陪伴,多些细心的守护,帮他们平稳度过这个可能会“迷糊做事”的阶段。   毕竟,比起担心梦游本身,这份藏在无意识里的亲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0 阅读:55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