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接到新婚丈夫牺牲在老山战场噩耗时,谢玉花毫不犹豫改嫁大伯哥。被停发烈士家属抚恤金,30年后她泪洒烈士陵园…… 新婚仅两个月的丈夫牺牲在战场,22岁的谢玉花却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选择——改嫁给瘸腿的大伯哥。这个决定让她失去了烈士遗属的身份和每月的抚恤金,却换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三十年后,当她终于站在丈夫墓前时,这个瘦弱的女人用一生践行的誓言,让在场所有人泪流满面。 1984年春天,河南平顶山的小山村里,22岁的谢玉花刚刚嫁给了回乡探亲的解放军战士王长献。两人相识不过一个月,但彼此都认定了对方。王长献憨厚踏实,谢玉花温柔贤惠,乡亲们都说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是好景不长,新婚才两个月,部队的紧急召回电报就来了。4月28日,老山战役打响,王长献所在的部队向老山主峰发起总攻。在冲锋的路上,这个22岁的年轻战士永远倒在了距离山顶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噩耗传来,谢玉花哭成了泪人。更让她揪心的是王长献留下的遗书,里面只有简单几句话,却字字千钧——如果他出了意外,请谢玉花一定要照顾好年迈的父母和瘸腿的大哥。 面对这份嘱托,谢玉花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她要改嫁给大伯哥,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王家,照顾这个破碎的家庭。消息一出,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父母坚决反对,公婆也不忍心耽误她,就连大伯哥自己都连连摆手拒绝。 可谢玉花心意已决。她说,王长献为国捐躯,她替他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她和大伯哥领了结婚证。 这个决定的代价是沉重的。按照政策规定,烈士遗孀改嫁后将不再享受抚恤金。原本每月几千块的抚恤金停发了,对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谢玉花没有一句怨言。她起早贪黑地干活,养猪种菜,农闲时还到县城打零工。大伯哥的腿需要治疗,她东拼西凑借钱给他看病。公婆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她日夜守护,端茶送水,比亲生女儿还要孝顺。 最难的是供养弟弟妹妹上学。为了凑学费,谢玉花把自己的嫁妆首饰都当掉了,身上的衣服补了又补,鞋子破了用布条缠着继续穿。有人劝她去找政府要回抚恤金,她总是摇头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后悔。 岁月如流水,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谢玉花送走了公婆,把小叔供上了大学,给小妹找了个好人家。2014年,在部队的安排下,她终于有机会去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拜王长献。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那里长眠着九百多名烈士。当谢玉花看到墓碑上那张年轻的面孔时,积压了三十年的思念和委屈瞬间爆发。她跪在墓前,泣不成声地诉说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她拿出一沓照片,有公婆的合影,有小叔大学毕业的照片,有小妹结婚的照片。她一张张地介绍着,告诉王长献家里人都好好的,让他在那边可以安心了。陪同的战友们看着这个瘦弱的女人,无不为之动容。 离开时,谢玉花抓了一把墓地的土,小心翼翼地装进布袋。回到家乡后,她把这把土撒在了王家祖坟旁,还立了一块小碑。从此,每年清明她都会来这里祭拜,跟王长献说说家里的事。 如今的谢玉花已经年过六旬,依然守在那个小山村里。有记者问她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她看着墙上王长献的照片说,人这一辈子,总要为一些人、一些事付出。长献为国捐躯,她替他尽孝,值得。 她常说的一句话让人泪目:“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承诺,什么叫情义。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情可以跨越生死,还有一种坚守可以历经岁月而不改初心。 谢玉花用一生守护了一个承诺,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朴素也最伟大的光辉。如果是你,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伟大的女性点赞!
🔥看得我火冒三丈!30岁女子瞒着全家,拿父亲的抚恤金+家里全部积蓄+贷款四十多
【151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