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部长罕见承认,美国有最好的战机,但几乎有一半无法飞行 当美国空军部长把“一半战机无法飞行”这个盖子直接揭开时,不少人都愣住了——要知道,美军向来在装备领域把“技术领先”挂在嘴边,F-22的隐身涂层、F-35的航电系统,哪一个不是被吹成“碾压级优势”?可现在突然说近半数战机趴在地上动弹不得,这反差实在让人有点消化不了。 大家先别急着觉得这是“自曝其短”,这里面藏着的问题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美军口中的“最好战机”,比如F-22和F-35,走的都是“高精尖”路线,零件精密度高到离谱,维护起来更是个麻烦事。就拿F-22的隐身涂层来说,稍微刮蹭一下就得重新喷涂,而且必须在专用的恒温恒湿机库里操作,光这一项维护成本就高得吓人。更头疼的是,很多零件只有特定厂商能生产,一旦供应链出点问题,战机就只能等着“趴窝”。去年就有报道说,F-35的发动机零件短缺,不少战机只能拆东墙补西,勉强凑够能飞的数量。 有人可能会问,美军每年军费那么高,怎么还会缺维护钱?这里就得说说美军的“花钱逻辑”了。这些年他们一门心思搞新型装备研发,比如 hypersonic missile(高超音速导弹)、第六代战机,预算大多往新项目上倾斜,留给现役战机维护的钱自然就紧张了。举个例子,2023年美国防部申请的军费里,研发费用占了近20%,而维护费用只占15%。可战机这东西就像汽车,越精密越需要定期保养,长期“欠账”下来,故障率肯定直线上升。更讽刺的是,为了显得“装备充足”,美军还在不断延长老战机的服役年限,比如F-15、F-16,有些已经超期服役十多年,零件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能飞起来都算侥幸。 再往深了想,“一半战机无法飞行”背后,其实是美军全球战略和自身实力之间的矛盾。这些年美国总想在全世界“刷存在感”,欧洲、亚太、中东到处都要部署战机,导致很多战机长期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磨损速度比预期快得多。比如部署在亚太的F-35,频繁参与军演、巡逻,维护周期被压缩,故障隐患自然就多了。可另一边,新型战机的交付速度又跟不上,F-35的产能问题一直没解决,原本计划每年交付150架,实际能完成100架就不错了。一边是老战机撑不住,一边是新战机跟不上,“趴窝”的数量能不多吗? 最有意思的是,美军之前总喜欢拿“中国军力”当借口要军费,一会儿说“中国隐身战机数量增加”,一会儿说“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威胁大”。可现在自己曝出“一半战机无法飞行”,反而让人看清了真相——美军的问题根本不是“别人太强”,而是自己的体系出了漏洞。研发、维护、供应链、战略部署,每一个环节都有短板,就算军费再高,也填不满这些窟窿。要是继续抱着“全球霸权”的幻想,不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未来“趴窝”的战机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F-16战机 美f16战机 中美战机对比 美军战机 美隐形战机 美国航空技术
美空军部长罕见承认,美国有最好的战机,但几乎有一半无法飞行 当美国空军部长把
诸位平安
2025-09-25 13:46: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