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取得重大突破,“福特”号没弹射过,福建舰已驾轻就熟 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的吹捧,9月中国海军官宣的消息直接给这话当了铁证——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三机齐射”,从隐身战机到预警机全都适配,这份利落劲儿,连深耕航母技术几十年的美国都得羡慕。 再看另一边的美国“福特”号,处境就尴尬多了。这艘造价130亿美元的超级航母,2017年就服役了,可电磁弹射系统的“魔咒”缠了它八年。最打脸的是,直到2025年,它都没能实现F-35C满油满弹状态下的安全弹射,满油满弹的F-35C重量超过31吨,可福特号的弹射系统实际只能承受25吨以内的起飞重量。更要命的是故障率,设计目标是平均4166次弹射才出一次故障,可2024年的数据还卡在400次就故障的水平,拦阻系统更离谱,每41次就罢工一次。 有人说这是“新手运气”,可福建舰的“驾轻就熟”藏着真功夫。中美虽然都搞电磁弹射,但走的根本是两条路。美国选了中压交流技术,靠飞轮储能,不仅能量效率只有60%,还特别娇贵——盐雾一腐蚀就出故障,弹射时推力波动大,飞行员都抱怨“像被巨人猛踹一脚”。咱们福建舰用的是马伟明院士研发的中压直流技术,能量效率直接冲到90%,单次弹射能量120兆焦耳,比美国的78兆焦耳高出一大截。 这份技术优势直接转化成了战斗力。歼-35能以“满油+隐身构型”快速起飞,像把悄无声息的尖刀撕开敌防空网;歼-15T可以“满油满弹”升空,靠着大载弹量实施饱和打击;空警-600这个“海空司令部”一上天,航母编队的预警范围直接拓宽,从“阶段性存在”变成了“持续性掌控”海域 。这 trio(组合)配合起来,空警-600发现目标,引导歼-35拦截,指令歼-15T攻击,再加上歼-15D的电子支援,整个体系效能直接拉满 。 福特号的困境恰恰暴露了美国的技术冒进。当年一口气往航母上塞了23项新技术,看似风光,实则埋下隐患。四台弹射器共用一套电源,一台坏了全得停摆90分钟检修,战时这就是致命漏洞。电磁弹药升降机、双波段雷达也问题不断,甚至出现水兵打地铺的窘境,完全背离了“减少人力”的设计初衷。美国国会报告都承认,福特号的电磁弹射要到2030年代才能达标,这意味着它还要“带病”执勤好几年。 从福建舰下水到三型机弹射成功,只用了三年时间。这背后不是偶然,是从核心技术到系统整合的全链条突破。曾经美国靠着航母技术垄断海洋霸权,如今福建舰用“驾轻就熟”的表现证明,咱们不仅追上来了,还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福建舰 福建号航母舰 福建号航母 弹射型航母 福建号试航 福建号舰 重型弹射舰载机
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刚弹,六代机舰载战斗机也先弹一下,梦想和图上画面都会有的。以前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