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9月30日之后,才是特朗普财政年度。大漂亮法案要开始落地了,解放日的通胀

云景史实记 2025-09-27 01:10:15

理论上,9月30日之后,才是特朗普财政年度。大漂亮法案要开始落地了,解放日的通胀也开始显现了。东大的疯狂走资结束了,年底境外华资将会加速回流。反内卷翻译成白话:输出通胀。 美国那套财政规矩跟咱们不一样,他们的财年是从 10 月 1 日开始算的,所以 9 月 30 日一过,新一年的花钱办事章程就正式落地了,这就是为啥说之后才是特朗普的财政年度。 而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 "大漂亮法案",别看 7 月份就签了字,真正动真格花钱、减税、调政策,全得等这个新财年开局,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了,是真要影响全球的钱袋子。 这法案有多折腾?说白了就是给富人发红包,给穷人砍福利,自己还大把花钱。未来 10 年要减税 4 万亿美元,光给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的好处就占了大头,可与此同时又要削减 1.5 万亿美元的开支。 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的医疗保险和食品补助,把领食品券的年龄门槛从 54 岁提到 64 岁,一下子就得有近 400 万人吃不上救济粮,860 万人没了医保。 更荒唐的是,一边减税一边还加国防开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早算过账,这操作会让他们的国家债务再增 3.3 万亿美元,现在国债都突破 36 万亿美元了,占 GDP 的比重眼看要冲到 134%,远超 60% 的国际警戒线,这不是坐吃山空是什么? 这种寅吃卯粮的搞法,通胀能不来吗?7 月 4 日美国各地搞 "解放美国" 的抗议,号称要 "解放" 经济,结果呢?法案一通过,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直接把 25% 的美国行业前景调成 "恶化",说高收益债券的违约率很快要涨到 4.5%,杠杆贷款违约率甚至能到 6%。 这就好比一个家欠了一屁股债,还天天大手大脚,最后只能印钱填窟窿,钱不值钱了,物价自然疯涨。想想咱们解放前那阵子,国民政府乱发纸币,三年间法币发行量涨了一百倍,物价最高飙到 1100 万倍,老百姓领工资得用麻袋扛,这就是通胀的恶果,美国现在走的就是老路。 之前东亚这边确实有资本往外跑,可现在风向彻底变了。为啥?因为大家都看明白了,美国那摊子根本稳不住,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全把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给撤了,这是历史头一遭,资本最怕的就是风险,谁还敢把钱放那儿? 反观咱们这边,8 月份核心 CPI 都连续 4 个月回升了,涨到 0.9%,工业产品价格跌得也少了,煤炭、光伏这些之前互相压价的行业,现在价格都稳住了,这都是 "反内卷" 的功劳。 那些之前跑到海外的华资,眼瞅着国内市场越来越稳,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年底肯定要加速往回跑,毕竟谁都想把钱放在安全又能生钱的地方。 说到 "反内卷",这词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不准企业瞎折腾、互相拆台。之前有些行业为了抢生意,拼命压价,原材料涨了也不敢提价,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还搞得产能浪费。 现在国家出手管了,整治无序竞争,该减产的减产,该提价的提价,行业慢慢就健康了。可这事儿传到国际上,就变成了 "输出通胀",为啥?因为咱们是制造业大国,很多东西全世界都得从咱们这儿买。 以前内卷的时候,咱们的产品卖得便宜,帮着全世界压物价;现在不内卷了,价格回到合理水平,他们买东西就得花更多钱,自然觉得通胀来了。 就像光伏组件,之前国内企业互相杀价,出口价低得离谱,现在整治完了,价格涨了点,那些依赖咱们光伏产品的国家,电费成本就上去了,这不就是把合理的价格传导出去了吗? 马斯克那番话其实说得挺实在,他骂 "大漂亮法案" 荒谬,说这法案会毁了美国的就业,还会让经济衰退。 他一个美国大老板都看得明白,咱们普通人更得拎清楚:美国靠借钱过日子、靠给富人减税拉选票的玩法长不了,10 月新财年一到,法案落地后的通胀就得显原形。 而咱们这边,反内卷不仅理顺了国内的行业,还让全世界看清了谁才是经济的稳定器,那些外流的华资回来是迟早的事。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复杂的大道理,就是一个简单的对比:一边是拆东墙补西墙、早晚要爆雷的乱局,一边是稳扎稳打、慢慢变好的局面。 美国想靠印钱、减税糊弄过去,最后只会把通胀甩给全世界;咱们不搞恶性竞争,按规矩办事,反而成了 "输出通胀" 的靶子,这其实是他们自己治理无能的借口。咱们老百姓就等着看,年底那些出去的钱回来,国内的生意只会更红火,这比啥都实在。

0 阅读:4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