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章太炎在《苏报》上,对慈禧、光绪破口大骂。慈禧勃然大怒,要凌迟他。然

混沌于浮云 2025-09-29 19:48:47

1903年,章太炎在《苏报》上,对慈禧、光绪破口大骂。慈禧勃然大怒,要凌迟他。然而,章太炎躲在租界,就是不出来。 章太炎出生在1869年浙江余杭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泡在古书堆里,记忆力超强,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1886年他进杭州诂经精舍,跟俞樾学训诂小学,那七年打下扎实国学底子。1897年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落榜,但没灰心。戊戌变法时,他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帮时务报干活,推动新政宣传。变法失败,清廷抓人,他赶紧逃到台湾,又转日本。在日本接触西方思想,认识孙中山,慢慢从支持君宪转向推翻清朝。1900年回上海,办爱国学社,讲学拉人,宣传反清。那时候他文字锋利,报刊上常发文批时弊,成了革命圈的活跃分子。到1903年,他34岁,已是知名反清学者。 章太炎的学问不是死读书,他总爱从古籍里挖出反清的道理。早年师从俞樾,专攻小学训诂,这让他在辩论时总能用文字学堵人嘴。戊戌后在日本,接触孙中山的革命理念,让他眼界大开,从维新派转为革命派。回国后办教育会,联络志士,那几年上海革命氛围浓,他常和邹容这些人混在一起。邹容写《革命军》,他一看就激动,觉得这书通俗易懂,比自己艰深的文好传播。于是他写序,帮着出版。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这直接点燃了清廷的火药桶。他在序里说清朝吞噬中国二百六十年,压迫汉人,赞邹容的书能让顽固派流汗悔悟。这序一出,就在上海流传开。 1903年春夏,上海租界里苏报馆成了革命宣传阵地。章太炎在那儿写文章,邹容的书刚出,他就写序推出去。序里直指清廷暴政,号召革命。接着他在苏报上发《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康有为的君宪论调,说那是屈膝当奴隶。他直接骂光绪载湉是“小丑,未辨菽麦”,意思皇帝无知,像小孩儿,分不清豆麦,还被慈禧操控。这话等于公开辱骂皇室,捅了马蜂窝。苏报一发,读者传阅,有人赞有人怕。消息传到北京,慈禧看剪报,气得下令两江总督魏光焘抓人,要凌迟处死,杀一儆百。魏光焘派俞明震从南京去上海,和上海道袁树勋一起,向租界工部局要人。 清廷抓人不容易,因为苏报在英租界,得外国领事同意。6月29日,租界巡捕去苏报馆抓陈范、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等人。陈范躲了,蔡元培早去青岛,章太炎邹容不在,只抓了个账房。章太炎听说后不当回事,次日还去报馆,结果巡捕等着,他自己上前说要抓章炳麟就是我,就这么被铐走。邹容先躲传教士家,章太炎从巡捕房写信劝他投案,邹容7月1日自首。苏报被封,财产没收,陈范破产逃日本。这案子成了清末最后文字狱,从乾隆后就少见,道光咸丰同治都没记载。 慈禧本想速战速决,一天抓上海,二天发苏州,三天解南京,四天槛北京,然后凌迟。但租界不让,清廷遇麻烦。外国领事护租界治权,不准清政府独立审,只能会审公廨办。清廷委托洋律师控苏报污蔑皇帝,章太炎邹容大逆不道。7月15日开审,审判团有孙建成、汪懋琨、英国副领事迪比南,主事是英国人。清方律师古柏哈华托控诉,摘文章词句,尤其“载湉小丑”视大逆。 审讯时章太炎不慌,嘲笑清政府在小衙门控告中国人,是千古笑柄。他辩“小丑”从文字学是小东西或小孩,没诽谤意。审判员问他出身,他用浙江话答“我本满天飞,何窠之有”,意思老布衣,没科举出身,逗得堂上笑。邹容也受审,几经开庭,1904年5月判章太炎监3年,邹容2年,在租界西牢服刑。清廷本想永久监禁或重判,但舆论压力大,外方陪审官不同意,只好妥协。 邹容1905年病死狱中,才20岁。章太炎1906年出狱,去日本,加入同盟会,主编民报,继续革命宣传。1911年辛亥后回国,任孙中山枢密顾问,反袁世凯,1913年起被袁禁锢,袁死后释。之后参与护法运动,办杂志,讲学著书。1932年北上讲学,在北京各校授国学。1936年6月14日在苏州病逝,67岁。

0 阅读:1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