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仓促发出集结令,召回遍布全球的美军将领,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召开一场所谓不同寻常的会议。 现在会议内容已经被曝光,议题围绕特朗普政府将国防部改为战争部的计划,以及即将出台的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全球部署审查》。 在拜登时期到,美军几乎所有顶层战略文件都把中国放在头号位置。但这一次,直接180度转向,将美国本土安全,提高到了最高的优先级。 在美国最早确实有个 “战争部”,成立于 1789 年,负责陆军事务,后来在 1947 年才改名为国防部。这中间隔了 160 年,现在又要改回去,难道是想复古吗?其实没那么简单。特 朗普政府这么做,一方面是想通过改名来重塑美军的 “战斗精神”。赫格塞思上任后一直在强调 “勇士心态”,他觉得 “国防部” 这个名字听起来太保守,改成 “战争部” 能让美军更有攻击性。 另一方面,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加强自身权力的一种手段。通过改名,他们可以推动一系列军事改革,比如裁减四星上将、清查国防部账目等,把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过,改名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反对者认为,改名只是表面文章,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改名还得花不少钱,据估计,更换各类徽章、标牌、制服等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法律规定,国会才是唯一有权决定政府部门更名的机构。 特朗普虽然签署了行政令,但这只是让 “战争部” 作为国防部的 “次级称谓” 使用,正式更名还得经过国会批准。现在国会里共和党和民主党吵得不可开交,这个提案能不能通过还很难说。 再看看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全球部署审查》。根据媒体报道,新战略的重点是聚焦西半球和美国本土,不再把中国视为头号目标。这和特朗普 “美国优先” 的政策是一致的。 近年来,美国国内问题一大堆,经济增长放缓、移民问题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特朗普政府觉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插手了,得先把自己的后院看好。 在西半球,美国最近动作频频。比如,美国和菲律宾举行了大规模的 “肩并肩” 联合军演,参演兵力超过 1.4 万人,还首次开展了 “全面战斗测试”。 美国还向巴拿马派遣了大量部队,重返谢尔曼堡、罗德曼海军基地和霍华德空军基地,试图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这些行动都是为了巩固美国在西半球的影响力,防止其他国家在这里扩张势力。 但是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它会放弃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事实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加强。 美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军事合作越来越紧密,还在关岛部署了陆基 “宙斯盾” 反导系统、增派了 “萨德” 系统等。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 那美国战略重心转移会对世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呢? 美国一直是北约的核心,现在它把战略重心转向西半球,欧洲国家可能会觉得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减弱了。为了自身安全,欧洲国家可能会加大国防投入,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据北约统计,2025 年欧洲国家的军费开支将超过 5100 亿美元,比 2014 年增长近一倍。这虽然能增强欧洲的防御能力,但也可能会让北约变得更加松散。 而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可能会加剧西半球的紧张局势。美国在西半球的军事行动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比如,委内瑞拉就指责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炫耀武力,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如果美国继续在西半球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和对抗。 现在来看,美国战略重心转移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虽然美国不再把中国视为头号目标,但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依然对中国构成威胁。 中国需要保持警惕,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同时,美国战略重心转移也为中国在西半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国可以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在西半球的影响力。 据统计,2025 年中拉贸易额已经超过 5000 亿美元,中国在港口、能源和科技领域的投资项目帮助当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民生。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召开的这次秘密会议,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把国防部改名为 “战争部”,以及新版《国家防务战略》和《全球部署审查》的出台,都体现了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的政策导向。 虽然美国战略重心转向西半球和本土,但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依然不可忽视。世界局势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各国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的动向,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咱们中国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应对美国的挑战,也要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仓促发出集结令,召回遍布全球的美军将领,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
云景史实记
2025-09-30 21:11: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