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

混沌于浮云 2025-10-02 13:49:10

1644年,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衮前来探查,孝庄说:她只是骑马摔伤了!60年后,苏麻喇姑去世,康熙说:等我15天,后事我来办! 苏麻喇姑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的穷苦牧民家,大概是1612年,本名叫苏茉儿,蒙语里是毛制长口袋的意思。后来改成苏麻喇,意为半大口袋。她从小进科尔沁贝勒宰桑家当侍女,1625年随布木布泰陪嫁到后金宫廷。布木布泰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比她小一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像姐妹一样亲近。苏麻喇姑进宫后负责日常事务,还学满语和蒙古语,满文写得特别好看。皇太极称帝后,她帮着制定清朝开国时的冠服制度,那时候清廷的服饰规范有她一份功劳。 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孝庄迁到北京紫禁城,继续侍奉主人。孝庄生下顺治皇帝福临,她帮忙照顾婴儿日常。顺治晚年,她当顺治的蒙文老师,教他认字写文。康熙1654年出生,苏麻喇姑比他大四十多岁,负责启蒙,教蒙古语满语和骑射。康熙叫她额涅,把她当母亲看待。她一生没嫁人,侍奉孝庄六十多年,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在清初宫廷里发挥不小作用。席纳布库是内大臣,多尔衮的手下,多尔衮是皇太极异母弟,入关后当摄政王,掌大权。席纳布库靠多尔衮撑腰,监视顺治。康熙小时候由孝庄和苏麻喇姑照管,跟她们很近。她从底层侍女变成宫廷要人,对清朝稳定有贡献。 苏麻喇姑的经历反映出清初宫廷的复杂人际。蒙古科尔沁部和满族联姻是政治策略,她作为陪嫁侍女见证了这个过程。孝庄嫁皇太极后,苏麻喇姑一直贴身侍候,帮助处理宫务。她参与冠服设计,不是简单手工,而是结合满蒙习俗,影响清朝早期礼仪。入关后,北京宫廷生活变化大,她适应很快,继续管孝庄身边事。顺治帝小时候体弱,她协助照料,确保皇子健康成长。后来教顺治蒙文,帮他掌握多语能力,这在清帝中很重要。康熙启蒙时,她教的不光是语言,还有骑射基本功,这些对康熙后来治理有基础影响。她和孝庄的亲近,让她在宫中地位特殊,不像一般侍女。 席纳布库的背景得从多尔衮说起。多尔衮入关后权倾朝野,当摄政王,控制三旗兵马。席纳布库作为他的亲信,担任内大臣,负责监视顺治母子。清初权力斗争激烈,多尔衮拉拢大臣,席纳布库投靠他,行为嚣张。1644年事件前,顺治大婚,孝庄选席纳布库妻子侍皇后,这是宫廷规矩,但席纳布库不满,认为苏麻喇姑在背后说了坏话。他借机报复,显示多尔衮派系的强势。苏麻喇姑外出办事被他拦住殴打,这事体现宫中派系对立。孝庄隐瞒真相,说是骑马摔伤,避免冲突升级。多尔衮来查,也没深挖,保持表面平静。 那年顺治元年,北京城刚被清军占领,宫廷秩序还没稳。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宫传口信,讨论宫内事项。苏麻喇姑路上遇侍卫队,席纳布库带头拦路,质问她为何推荐他妻子侍皇后。他动手拉她下马,用鞭子抽打,造成重伤。路人不敢管,侍卫们旁观。事后苏麻喇姑被抬回慈宁宫,孝庄查看伤口。多尔衮闻讯来问,孝庄说骑马摔伤。多尔衮环视殿内,没追问就走。苏麻喇姑伤好后,继续工作。这事件暴露多尔衮对孝庄母子的压力,孝庄忍让保平安。 清初历史中,这种隐忍常见。席纳布库的举动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多尔衮集团对两黄旗的打压。苏麻喇姑作为孝庄贴身人,成了目标。孝庄的回应显示她政治智慧,不直接对抗,避免给多尔衮借口。事件后,苏麻喇姑没受太大影响,继续教康熙。康熙后来亲政,清除多尔衮余党,但没提这事旧账。她在宫中角色稳固,影响康熙教育。康熙视她如母,反映宫廷人情纽带重要性。 伤愈后,苏麻喇姑继续侍奉孝庄,教康熙语言和技能。康熙尊称她额涅。康熙十二子胤裪出生,她帮忙抚养。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去世,苏麻喇姑伤心,康熙让胤裪陪她。她侍奉孝庄六十多年,从不离。1705年,苏麻喇姑九十三岁病逝。康熙在外巡视,下旨等他十五天。他回京亲办后事,皇子轮流守灵。葬礼用嫔礼,葬清东陵附近。康熙让妃嫔皇子送葬,取下东珠朝珠放棺木。园寝雍正三年建,八月初七安葬。

0 阅读:2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