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7岁的谢非,这位曾任广东书记的风云人物,突然被确诊为白血病。在病痛

小史论过去 2025-10-05 19:13:22

1999年,67岁的谢非,这位曾任广东书记的风云人物,突然被确诊为白血病。在病痛的折磨下,他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临终嘱咐家人:“别告诉母亲。” 谢非1932年11月出生在广东陆河县一个贫苦农家。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在他3岁时就因劳累过重走了,只剩母亲李春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陆河乡下,日子过得紧巴巴,李春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勉强养家。谢非从小就帮着干粗活,体会到生活的苦涩。这段童年经历,让他长大后特别注重基层实干,从不摆架子。说起来,这样的出身,在那个年代不少人都有,但谢非后来走出的路,却让他成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推手。 1947年11月,15岁的谢非开始参加工作,先在陆丰县河田镇当民运组组长。那会儿他每天走村串户,帮着组织群众,处理土改事务。两年后,1949年7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事业。高中毕业后,他一步步从基层干起,任区委委员、土改工作队队长、区委书记。那些年,他负责丈量土地、分田到户,协调农民纠纷,工作琐碎却扎实。谢非的作风就是这样,求真务实,不爱空谈,这也为他后来的升迁打下基础。 1950年代,谢非调到广东省委系统,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他先在陆丰县委当常委兼宣传部长,后来升为县委书记。那时候广东刚解放,经济百废待兴,他常常深入田间,了解农民生产情况,推动水利和农业项目。1955年,他出任县委宣传部长,组织学习党的政策,编写材料宣传新中国建设。谢非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理论水平高,笔杆子功夫好,为拨乱反正贡献不少。这样的积累,让他从地方小干部,逐步进入省委视野。 进入1970年代,谢非的职务稳步上升。1973年,他任广东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还参与《红旗》杂志社领导工作。那段时间,他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协调学校建设和宣传任务,推动广东文教恢复。1979年,任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处理日常行政,起草文件,联络协调。谢非办事细致,效率高,很快就成了省委骨干。1983年,他升为省委秘书长兼党校校长,讲课时总强调实践经验,培养干部注重实干。这些年,他的贡献主要在组织和理论上,帮广东稳住阵脚,为改革开放铺路。 1985年,谢非当上省委副书记,次年调任广州市委书记。那时候广州正值城市化起步,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引进外资项目。谢非视察时总爱和群众聊,了解民情,推动市场改革。1991年,他出任广东省委书记,同时进入中央政治局。这段时期,正是广东经济腾飞的关键,他团结班子,执行党的路线,深化改革开放。谢非特别注重经济特区建设,吸引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让广东从贫困省份变成经济大省。他的领导风格接地气,不搞形式主义,实打实推动发展。 作为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坚定贯彻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1992年,他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设立更多开发区,广东GDP增速全国领先。谢非还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帮农民增收。同时,他加强党的建设,选拔年轻干部,保持队伍纯洁。说实话,那时候广东面临内外压力大,谢非顶住风浪,稳扎稳打,让全省经济起飞。他的这些举措,不光拉动增长,还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 1993年,谢非调入中央,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继续参与国家立法和监督工作。他负责审议经济法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谢非在人大期间,注重调研,多次下基层听意见,修改法律条款。他的作风一如既往,简朴低调,住宅里就几件旧家具,不搞特殊化。整个职业生涯,他从基层爬到副国级,靠的就是实干和原则。这也让他在党内有口皆碑,成了改革开放的典型代表。 1999年年初,谢非身体出现异常。刷牙时牙龈大出血,怎么止都止不住,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异常,确诊为白血病。那年他67岁,正值壮年,却突然面对重病。医生建议立即化疗,谢非接受治疗,转到广州医院接受系统护理。白血病进展快,他体重急剧下降,抵抗力弱,日常事务都得靠家人帮忙。谢非知道病情严重,但仍坚持看报纸,关注国家大事,从不消沉。 化疗过程异常艰难。谢非接受多次化疗,药物副作用大,头发脱落,皮肤苍白,经常发热感染。医院安排特别病房,他配合医生抽血化验,调整剂量。那些日子,他基本卧床休息,饮食清淡,靠输液维持。谢非偶尔和家人聊家常,但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工作遗留问题。他的坚强,让医护人员印象深刻。说起来,白血病在当时治愈率不高,谢非的病情控制得还算稳定,但终究难敌病魔。 病情恶化后,谢非多次召集家人,强调保密事项。他特别嘱咐,不要把病情告诉母亲李春。那时李春已103岁高龄,住在广州老宅,身体虽硬朗但视力模糊,行动不便。谢非一生最挂念母亲,知道她经不起打击。李春从清末活到新中国,一生操劳,儿子成了高官,她最自豪的事就是谢非的成就。谢非的决定,出自孝心,他拉着家人手,反复叮嘱,家人含泪答应。

0 阅读:308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