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句话背后的代价有多大!伏击鬼子辎重大队1000多人的是八路军最为精锐的115师,李天佑、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这些猛将全部投入战斗,还是居高临下出其不意伏击鬼子,但还是付出了伤亡800多人的代价才歼灭1000多鬼子。 在抗日烽火点燃的1937年,平型关一线硝烟四起,一支中国部队悄然设下陷阱,瞄准了日军那支自以为无敌的辎重队。胜利的消息传开,全国沸腾,可谁知这捷报背后藏着多少鲜血? 1937年,日军板垣师团气势汹汹推进山西,卢沟桥事变后他们一路高歌猛进,自以为天下无敌。八路军115师刚东渡黄河,他们决定来个下马威。师里五个团全动起来,12000多人埋伏在乔沟到平型关一带,专挑日军后勤部队下手。 那支辎重队有100多辆卡车、200多辆马车,1000多鬼子押着弹药粮食,晃晃悠悠往前赶。115师选这地儿聪明,地形窄,易守难攻,高地两侧都能封口。整个计划是出其不意,先堵住前后,再层层压缩。 代价从这儿就开始显形,部队得在山里猫几天,饿肚子扛风吹日晒,就为等那关键一刻。日军那会儿嚣张惯了,侦察不严,车队拉得老长,正好钻空子。可八路军也不是纸糊的,新兵多,汉阳造对三八式,火力上就吃亏。这仗从头就注定得用命填。 李天佑、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这几个猛将是115师的骨干,全扔进去了。李天佑管686团,当团长,负责东侧主攻,他那团三营先抢老爷庙高地,稳住阵脚。杨勇是副团长,实际干政委活儿,带队冲锋时负了重伤,还得咬牙指挥。 杨得志领685团,封西侧坡道,他的部队机枪阵地卡得死死的,堵住日军退路。杨成武当685团副团长,专管侦察和狙击,调整火力点,补漏洞。这帮人红军时期就磨出来了,抗日头仗,他们豁出去,团以上干部带头冲。 结果686团伤亡最重,三营副营长邓克明也挂了。日军车队一进圈,八路军火力全开,机枪步枪手榴弹齐上,砸了100多辆车,缴了1000多支枪20多挺机枪。可鬼子不傻,散开反击,歪把子机枪压得八路军抬不起头。 整个过程六个多小时,拉锯式打法,八路军得反复调整队形,填补缺口。这代价不是白付的,但也暴露了装备差距,子弹一轮轮打光,得靠刺刀肉搏顶上。 八路军800多兄弟没了,600多伤,200多阵亡。乔沟那段路尸首堆成山,八路军卫生员忙不过来,好多伤员拖着腿还得继续干。日军那边1000多全灭,一个俘虏都没抓到,这事儿在红军打十几年仗里头都少见。 鬼子负伤了也不投降,抱住八路军战士又掐又咬,耳朵鼻子都给撕了。政教主任王紫峰战后巡视战场,直摇头,说这太吓人了。杨成武回忆,鬼子枪法准,战术熟,伤员还能爬着开火,硬是拖长了战斗时间。 八路军新兵占一半,临场适应快,但火力弱,近战时吃亏大。独立团在外围挡两个联队,300多伤亡换300多敌尸,保证主战场不乱。日军补给线断了,士气受挫,但八路军也元气大伤,骨干减员,弹药耗光。打破神话是真,代价却是实打实的血债。 日军板垣师团推进慢了,平型关成他们的心病,坂垣征四郎气得直咬牙。可八路军内部也反思,伤亡高说明火力得补,训练得狠。这仗不光是军事点,政治上也牛,共产党军队能团结各方抗日力量打大仗。虽然代价大,但换来全国信心,值。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句话背后的代价有多大!伏击鬼子辎重大队10
团扇轻摇时光
2025-10-08 22:24:29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