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为美国60%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小学六年级,干不了!精英永远在哪里都是少数啊!这事儿听起来夸张,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23年报告显示,全美25岁以上人口中,仅32%拥有学士学位,而“功能性文盲”(即阅读、计算能力仅达小学四年级水平)比例高达21%。 更扎心的是,制造业核心岗位需要的“基础技术读写能力”(比如看懂设备说明书、算清物料配比),全美有58%的成年人达不到标准。 换句话说,六成美国人连流水线上的基础操作都搞不定,更别提操作数控机床、调试工业机器人了。 这锅该谁背?首当其冲的是美国基础教育。以底特律为例,这座曾靠汽车工业养活百万人口的城市,如今公立学校里40%的学生连基础乘法表都背不全。 老师抱怨:“学生连‘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几’都要算半天,怎么教他们看工程图纸?”更魔幻的是,密歇根州2022年通过法案,允许学生用“社区服务”替代数学课,理由是“数学太抽象”。 这种操作下,工人连“1升油漆能刷多少平方米墙面”都算不清,制造业回流?刷墙都刷不利索。 职业教育更是烂摊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全球闻名,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学生毕业就能上手。 美国呢?社区学院(类似大专)里70%的课程是“如何写简历”“职场沟通技巧”这种软技能,硬核的机械维修、电气控制课程少得可怜。 更绝的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砍了15%的职业教育预算,理由是“企业该自己培训工人”。结果企业一算账:培养个能操作数控机床的技工,成本高达5万美元,还容易跳槽,干脆把工厂搬到越南算了。 那精英们去哪了?全挤在金融、科技行业里内卷。哈佛商学院2023年就业报告显示,78%的毕业生涌向投行、咨询和科技公司,只有2%选择制造业。 硅谷程序员年薪中位数14万美元,而密歇根州汽车工人时薪仅23美元(约合年薪4.8万),差距大到能买三辆特斯拉。这种“精英抛弃实体,资本抛弃工人”的循环下,制造业自然成了“没人要的丑姑娘”。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一边喊“制造业回流”,一边给企业发补贴时设奇葩条件。比如《芯片法案》要求受助企业必须用“美国本土培养的工程师”,结果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建厂时发现,当地连会操作光刻机的工程师都凑不齐,最后不得不从台湾地区空运团队。 拜登政府还搞“买美国货”政策,要求建筑钢材必须美国产,结果美国钢铁厂早因环保成本关门,项目被迫延期两年。 当然,也有人跳出来反驳:“印度、越南工人文化程度更低,怎么就能承接制造业?”但别忘了,这些国家工人工资只有美国的1/5,而且接受“996”式加班。 美国工人时薪23美元还要求双休,企业算完账发现:与其花大价钱培训美国文盲,不如直接雇越南大学生,至少人家能算清“1+1=2”。 说到底,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障碍,根本不是“美国人娇气”,而是教育体系崩了、职业教育废了、精英阶层跑了、政策制定蠢了。60%人口连小学六年级水平都达不到,这不是“不愿意干”,而是“根本干不了”。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
瑶风拂素笺
2025-10-09 18:00:47
0
阅读:0